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2076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哲学史研究中,对哲学家之哲学的解读与其私人生活的考察之间是否存在本质性的关联,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却又不易回答的问题。而且,正像对“哲学”这一概念的本质主义理解是不可能的一样,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一个本质主义的解答。不过,借助两种哲学类型的区分以及哲学史研究过程的三阶段划分,我们能够相对具体而又深入地来分析和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中文的动宾结构与相应的日语谓语形式进行比较,阐明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进而分析中日自他动词的差异,指出学习日语动词时易犯的毛病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英语时,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拟从词汇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和西方现代历史文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篇章阅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阅读不仅是读者知识积累和经验积淀的反映,而且可以构架起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掌握了语篇生成的理论基础和技巧,读者就能在阅读中驾轻就熟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化始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哨 ,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也必须从东西文化交融这一点切入。明治文学的起点是坪内逍遥的小说改良 ,其小说改良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但对于进化论如何影响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这一问题若明若暗 ,如今 ,在日本文学界成为反思的一个焦点 ;同样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记忆法在医学博士生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重点说明了如何从日语的声码、形码、意码方面着手 ,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所采用的方法。经过教学实验证明,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就会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语里有很多委婉的表现形式 ,如改换词语、以表喻里的暗喻法、模糊语、省略、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借用其他词语等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含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采用这些委婉的表现形式 ,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常德发动细菌战攻击 ,给常德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常德会战是常德细菌战的继续 ,细菌战是日本侵略中国和世界的依靠力量。常德细菌战只是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原则的一小部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因美国包庇而逃避了军事法庭审判的日本细菌战战犯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地揭露和批判 ,日本政府更应深刻反省 ,认罪赔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如何把英语精读课上成同学们喜闻乐学的一门课,一直是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教师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具体的教学要求,精心指导学生,搞好英语精读教学,使英语精读课成为向课外延伸的原动力,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笔者以知识点和语篇的讲授为例,谈了在英语精读课授课艺术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