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费耶阿本德在他的《反对方法》一书中,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他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对科学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想和相对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在他的反归纳原则中,他论证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对经验事实的再考察,从而得出了理论多元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1909年北京学界于六国饭店公宴伯希和是早期敦煌学史上的一桩标志性事件,学者们对此多有考订。根据新公布的《江瀚日记》影印本,可确认公宴时间为1909年10月4日,另外此次公宴的参会人员有18人,包括王国维,此日记为考察王国维与早期敦煌学之间的学术因缘提供了珍贵史料。此次公宴原本具有双重意图,既有对外联络西方学者、推动敦煌文献刊布的目的,也有对内促成学部、京师大学堂的主事官员同意购买、保存劫余敦煌写卷的用意。  相似文献   
3.
鲍尔·恩格尔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在散文《爱荷华圣诞节》中,作者从孩子的视野出发,讲述儿时一次普通的圣诞节经历。作者灵活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使文章结构紧凑,衔接自然。作者还多次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角度,形象地刻画了农家圣诞节宴会,细微之处见真情。同时,作者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圣诞节的所见所闻,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而宗教故事的引用,则使文章富有浓厚的宗教传奇色彩。这些创作技巧的使用,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西方其他科学哲学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当代科学哲学中最大的异端”。他属于历史学派,反对科学沙文主义、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理性主义等,并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韧性原理”和“增殖原理”等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他认为他的任务乃是宣告科学哲学的终结,成为科学哲学的送葬人。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巴赫金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他的认识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重要思想。然而,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思想家保罗·德曼却以语言的修辞性为基本立场,把对话看作是解构巴赫金思想体系的重要的“墙角石”:第一,对话作为理论术语和巴赫金现实生活的潜意识对应,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理论体系向艺术创作的辐射力度,造成阅读过程中的盲视;第二,对话作为文艺研究方法,忽视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否认文本语言的转义性,造成了阅读过程中诗学话语和阐释话语两种阅读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赠君》诗和萨特《间隔》剧所阐释思想的依据,是认为人的存在就是社会评价的存在。人的社会评价性存在又引申出人的存在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特征:一方面,可以不断丰富发展从而使人生表现出无限可能,展示人生的精彩;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种种限制,人的无限性又不能完全发挥,显示人生的无奈。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提出,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在现代资本主义运行中越来越脱离了原先的轨道,超越了传统商品经济的模式,价值不再指向真实存在的具体效用性,而转向自身的不确定的代码结构,无中生有的结构性价值取代了斯密-马克思劳动生产的质性指涉价值,由此,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和劳动都终结了。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论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主义认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自然主义认识论潮流。皮亚杰强调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思潮的致思趋向。他认为,心理学作为认识发展的胚胎学,不仅为揭示认识发展的机制,而且为阐明科学范畴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把钥匙。皮亚杰的这些思想,对于深化认识论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最具影响的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启迪和深化了70年代末以来文学表现人生和自我的发展情状,特别是促进了"先锋派"文学"自我"表现的转型;其次,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标榜"新写实"、"新生代"和"晚生代"的一批作家先后登上文坛,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萨特话语的中国转化.由于时代氛围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80、90年代作家对萨特存在主义话语的文学解读和叙述方式有着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萨特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观念已经走向重构.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methodological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of Paul Willis's classic, Learning to Labour. We use King, Keohane, and Verba's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as a litmus test, showing how Willis's work meets, diverges from, and innovatively reconstructs goo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rawing from Learning to Labour and Willis's writings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 as well as key texts on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 reflexive method and the potential this method holds for qualitative work in soci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