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人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他家庭事业的最终瓦解和他宗教信仰的被迫转向是16世纪受压迫遭欺辱的一代犹太人民的宿命,而作为犹太教的悲剧英雄,他屈辱而奋进的一生极大地丰富了《威尼斯商人》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3.
上海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尤其是在二战期间曾接纳大批犹太难民使之免遭纳粹屠戮,这一事实足以令全世界犹太人对上海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由中、以两国合作兴办"上海犹太高科技工业园区",借助犹太民族的人、财资源来实现上海的硅谷梦.鉴于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犹太人资本的雄厚实力,"拉以促美"的引资战略,这是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一条曲线思路.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犹太人人口、国籍和职业构成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898年第一个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后,便有大批犹太人不断移入,到1906--1908年出现第一次高潮,达6 000人.到1920年,移入哈尔滨犹太人达2万人,为哈尔滨犹太人移民最多时期.移入哈尔滨的犹太人多数为俄罗斯国籍,其余为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法国等国籍.哈尔滨犹太人在房地产业和工商业经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教授、律师、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及文化艺术界领域中,犹太人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贝娄作品的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异化内涵、流浪意识和精神回归,从而进一步揭示其所具有的超越"犹太文化"本身的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洛克形象所蕴含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种族、宗教文化这一角度来剖析夏洛克这一艺术形象,探讨这一形象所蕴含的宗教意义第一,夏洛克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的犹太教徒,倍受基督徒的歧视、虐待与迫害,并且积极进行反抗、复仇,最后失败,成为种族、宗教文化冲突下的悲剧人物.第二,夏洛克形象折射出莎士比亚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豪门春秋》是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发表于1905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纽约上层社会为主要背景,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丽莉.巴特的种种遭遇。犹太富商西姆.罗西德虽然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由于其身份和民族的特殊性,在小说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罗西德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当时的境遇,并将其与同为犹太民族的、处于16世纪末的另一个文学人物夏洛克作一比较。西姆.罗西德是继夏洛克后又一个犹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8.
犹太人对中世纪西方文化复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人对中世纪西方文化复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参与了中世纪盛期拉丁西方人的翻译运动,并在其中担当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二,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活动,并在医学、天文学、数学、星占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三,在公元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下半叶的一个世纪中,犹太杰出文化人物占到了所有西方杰出文化人物的21.9%,从而成为中世纪西方文化复兴运动的一股重要力量,并推动了中世纪盛期西方文化地理格局的改观。  相似文献   
9.
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隔都是中世纪欧洲社会通过法律手段对犹太人实行强削隔离而设立的犹太区.它人为地将犹太人从非犹太社会中分离开来,对犹太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隔都生活又将犹太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犹太人非但没有被同化,而且还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使犹太民族历经劫难却顽强地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0.
一部名著的接受历史,一方面受到作家主观意图和文本自身的直接限制;另一方面更受到接受者审美态度、价值立场、民族偏见、经济利益等诸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古以来,以犹太人作为嘲讽、揶揄和抨击对象的文学作品充斥文学史,最有影响的人物形象莫过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这个人物身上承载了犹太人几千年来的耻辱和辛酸,而由于民族和种族偏见引起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恶果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这虽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作家、评论家,但引起警觉和反省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