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ideas derived from psychotherapy to question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y. It is argued that disputes concerning human nature underlie many debates on economic theory. Class is reviewed from internal 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economic inequality are explored and ways of overcoming them critically discuss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operation of economic sadism in the behaviour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A range of possibl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lation to money is reviewed. Inherited wealth is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rapy thinking’.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we reconsider what is deemed to be realistic and what is deemed to be (hopelessly) idealistic in thinking about economic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proposing a deeper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atic of sacrifice in connection with sustainable economics.  相似文献   
2.
荣格突破了弗洛依德心理学上的"无意识"理论和文艺思想上性意识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其源于"集体无意识"的文艺思想从意识决定意识的哲学观念出发,存在着唯心主义创作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的显性表达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素来代表两种迥异的处世哲学和人生价值观,而若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入手,以分析人格面具为出发点,从性格、才能、命运的差异进行逆向探究,追溯人物性理的终极意义和心理积淀的艺术呈示,便能将其人格面具发展的原因和过程理出清晰脉络,最后论证出虽然钗黛看似二人,但是实为一体,也从侧面说明研究脂批对于探寻曹雪芹创作匠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心灵的关注与救赎,使荣格超越了西方文化的偏见,与道家思想相遇。道家思想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为荣格提供了灵感的来源,成为他学术人生的转折点,并帮助荣格实现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别开生面的建构。由此,荣格理论中的一系列范畴、概念都被打上东方文化的烙印。荣格对于东方文化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有着辩证的思考,他欣赏东方文化心灵修行的方法和智慧,认为西方人要重新找回被遗忘和丢失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向东方文化敞开胸怀。  相似文献   
6.
误解与契合——析荣格对道教内丹学的心理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一文中 ,对两部道教内丹学著作作了心理学的阐释。尽管他的阐释并不完全符合内丹学原义 ,但他的一些阐释对今天的心理学研究和道教内丹学研究都不无启示意义。另外 ,荣格心理学本身与道教内丹学之间确实有不少相通契合之处 ,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西方现代文艺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取西方的理论精华?这对于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理论研究和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一些重要理论家,诸如尼采、荣格、萨特、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理论分析与评价,触摸到西方现代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脉搏及其特点。本文认为,不断破解旧的思想模式与不断建构新的理论平台,是西方现代文艺美学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心理学阐释——荣格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双性化现象.已经在学术界研究了30多年.中间也曾沉寂.但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李字春的一举成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新一轮的人格双性化现象研究.开始注意借助理论探讨人格双性化现象深层次的内涵。在众多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荣格理论对人格双性化现泉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基于荣格理论.将人格双性化现象理解为个体不断整合内外意识、不断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对发展主体的尊重.同时对更好地理解新的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自性概念的智慧性、抽象性、普遍性三个方面,荣格与慧能的思想具有共通之处.两者自性思想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自性的来源、动力、功能三个方面.在比较分析两者自性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荣格的建构方法和慧能的解构现实方法,提出了注重个体的内在潜力、促进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尔法克斯因阿尼姆斯发展适度而提供合理补偿,其正确投射成就美满姻缘;哈丽埃特则因阿尼姆斯发展不足而女性特质浓重,异性交往经历使其得到促发,并最终正确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