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体制“主权民主”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由“可控民主”发展而来,两者其实质是相同的。确立“主权民主”政体的主要政治举措,按照社会中心任务的不同分两个阶段实施:从2000年初至2004年底的“可控民主”时期;2005年初至今的“主权民主”时期。“主权民主”的实施使俄罗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权民主”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符合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普京在突破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基础上。又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其具有一系列双重特征,成为当今时代对民主重新认识的范例。此外,它还具有过渡性、长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普京中间主义道路具有折衷调和性、务实性和开拓进取性的特点;普京中间主义道路的推行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国情,有利于维护俄罗斯的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而赢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户手中有不少基于DOS的BASIC实用程序。可以把它改写成VisualBASIC程序。本文对BASIC中的输入输出功能在VisualBASIC中的实现方法做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邱芝 《理论界》2014,(1):50-5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政治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认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政治情感从情绪化向理性化转变,政治人格从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政治意识从国家全能型向国家主导型转变。市场经济的推动、民主政体的确立、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影响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变迁,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培育与建构民主政治文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拉斯普京的<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通过对一个俄罗斯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展示,对当今残酷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抨击和彻底批判.小说作者对人们在精神领域中迷失方向和传统道德沦丧的行为发出了警示,对良知和人性的深情呼唤一直是拉斯普京为"俄罗斯的出路"问题所寻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普京上台执政后,推行了复兴俄罗斯的强国理念,赢得了俄罗斯社会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了普京强国理念的六大基本内涵及强国理念推行所取得的五大成就,并指出普京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强国梦,必须立即着手解决面临的四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将拉斯普京的创作置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可知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宗教意识对拉斯普京创作的影响。拉氏小说主人公最后皈依上帝,旨在为俄罗斯人寻找精神回归之路,依托东正教的精神获得复活的力量,最终达到拯救俄罗斯灵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普京执政的八年时间里,中俄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彼此不断磨合,不断适应,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沿着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攀升新的台阶,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安全领域存在许多共同利益,深化双边关系已成为中俄两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use of ritualized walking to mark and remember invisible threats and the ‘slow violence’ of contaminated landscapes undergoing gradual change. To exemplify the idea, the article describes our proposal for a Plutonium Memorial design, which would be a mnemonic device for marking the location of a proposed nuclear waste storage facility buried under the iconic Las Vegas Strip. Supported with evidence that ritual is commonly used to reinforce collective conscience and memory outside the sacred realm, the core of this memorial design would be regularized and ritualized pilgrimages fro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ymbolic American landscapes, Las Vegas, through the equally prominent Grand Canyon to the less well-known uranium mines in Arizona (the source of nuclear power). Though hyperbolic, the Plutonium Memorial demonstrates how an active cultural-based memorial has potential to preserve narratives around contaminated landscapes. To expand beyond this radical example we schematically speculate on other scenarios that could incorporate more representative (less extreme) haptic rituals around memorials marking slowly unfolding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The intention is to provide new visions for durable memorials built around culture rather than structures, which are engaged with not only the past, but als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