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璁继承永嘉功利学派的思想,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弊端,进行了改革,并在清理勋戚庄田、撤除镇守太监、清理吏治、倡廉反腐及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而不称王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后人认为他事功似胜张居正一筹.  相似文献   
2.
以"新写实"著称的方方与池莉,是两位擅长以中篇体裁进行都市写作的女作家.虽说她们都对批评家总是将她们俩相提并论不以为然,但事实上,都立足于中南重镇武汉进行写作的这两位作家,她们的小说里都表现出一种对都市民众的生存关怀,在各自的文本里勾勒出一幅城市风景.尽管如此,两位作者各自的审美取向却大相径庭,而且在艺术成就上的确也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李邺嗣出身于浙东鄞县世代官宦之家,少有诗名。他是浙东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挚友,深受其思想影响。抗清失败后,他埋首书斋,自编文集20卷,诗集18卷。对故国的怀恋、隐居乡野的落寞和田园生活的宁静成为他诗歌吟咏的主题,也是他恪守民族大义、不仕新朝的遗民情怀的诗化表现。李邺嗣的诗歌创作在清初浙东诗坛居于重要地位,对开启后世浙东诗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带有浓厚市井意识的市民文学创作在我国源远流长,池莉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市井风情小说的传统,站在市民的立场上来表现市井细民的日常生活,这构成了她小说中独有的叙述姿态、价值取向,谱写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市井风情画,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主义精神的高度,对池莉作以个案分析,从三个方面探讨她是如何走向女性主义创作之路的,然后结合她90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分析池莉从关注女性、到反观男性、直至批判男性、颠覆男权的女性观之发展过程,说明90年代的池莉走的是一条切实的女性主义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黄道婆看海南“熟黎”对宋元明棉纺织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分为“生黎”和“熟黎”,‘“熟黎”在宋代就创造了先进的治棉工具,并运用于纺织;海南自古以来就有植棉治棉的历史,黄道婆不是向“闽籍汉人”学习而是向海南“熟黎”学习治棉工具和纺织技术的;黄道婆传播到湘江地区的“乌泥径被”也是向“熟黎”学习、运用黎锦“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的结果;黄道婆和“熟黎”都为我国治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池莉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普通人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关注,分析了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风采,从而对新写实作家在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上的得失和地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孙桂荣 《东方论坛》2007,5(6):60-65
从池莉小说的当代评价入手,揭示在文学"大众化"问题上,从效果层面理解的文学被"大众"接受与从价值层面理解的文学关注"大众"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与学术界对"大众"、对文学本质、对大众性与商品性之间关系等问题的复杂认识相关;强调正视文学"大众化"现象及其内部规律;呼吁新的美学原则介入文学"大众化"批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本土资源"到"本土法治"--苏力本土资源理论之学术解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力提出的"法治的本土资源"理论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苏力理论的实质不是利用本土资源建设现代法治,而是利用外洋资源建设本土法治.批评苏力理论时不应当抛弃本土资源这一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池莉小说所呈现的有关"不谈爱情"一直是打动读者的一大亮点,她笔下的人物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总是说出或者表现出"不谈爱情"的意向,仿佛爱情总是与心、婚姻相游离的。但小说中看似"游离"下却包含了浓郁的脉脉温情,且持久不散。为此,从池莉的几部小说出发,就几位主要男女主角在爱情的抉择上面的表现,来分析其"不谈爱情"背后的满是爱情存在,以期让大众明白爱情始终存在于普通生活的每分每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