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281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25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Reviews     
Abstract

Michelle DeMars reviews The Indispensable Academic Librarian: Teaching and Collaborating for Change; Norma Durian reviews The Library Outreach Casebook; Trina Boykin Nolen reviews Licensing Digital Content: A Practical Guide for Librarians, Third Edition.  相似文献   
2.
儒家以个人道德修养或国家仁政原则、礼义原则解释、运用《诗》;墨家从治国理念来释《诗》,把所引之《诗》说成是圣王之言;道家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否定了《诗》的文化价值;法家从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否定了《诗》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6,26(5):72-74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兴”的寓意是“托事于物”,这与上古先民师法自然的思想信仰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在与鲁迅先生的论战、莎剧翻译和莎学研究、以及对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和评论活动的分析,全面分析和梳理了这位学者型翻译家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为古人所欺,不为世法所挠”、“我物我格,我理我穷”,以及“除心奴”,反“依傍”三个层次论述了梁启超与西方启蒙主义相通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从理性精神的角度对众所周知的梁启超一生“多变”作了新的阐释。并认为,梁启超与王国维一样,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后的 2 0 -3 0年代 ,为使传统思想现代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化 ,梁漱溟在推崇宋明理学的同时 ,吸收了许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就总体而言 ,梁漱溟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 ,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中国的现代化思想相去甚远 ,倒是更多地表现了保守、落后和空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两汉文献中的经籍传注——《两汉全书》编纂杂识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部两汉文献中,为前代或当世古籍所作的各种“传”、“注”、“解”、“说” 、“笺”、“诂训”、“章句”等,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经籍传注是基于对一定专书整体考察而作出的系统注解,与此前散见的训诂资料有所不同,已具有一定的学术个性,是一批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学术著作。它们的应时产生,是经学繁盛的直接结果,也反映了经学发展对一般古籍研究的影响,以及经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汉代社会之多元文化的发展。《孟子章句》与《楚辞章句》是一直为后世所重的两种章句体传注,前者推崇孟子、后者赞颂屈原,曾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9.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乐记》是一份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文献。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本文通过分析考证,以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否定了这种错误的观点。澄清《乐记》的作者问题,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乐记》以至整部《礼记》的编纂性质,从而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其文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文学批评思想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染实秋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于现代时期的其他作家 ,所以在留学过程中所接受的是白璧德的古典主义文学批评观 ,而这一批评观的来源则是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又是一种超越时空而不变的思想和文明境界 ,为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梁实秋归结为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