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4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板岩又称青石,这种自然资源在现实中有众多的用处,对其的开发能很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江西省星子县板岩的分布与开发的现状.剖析因开发而产生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引发地质灾害等影响区域整体发展的问题.文章从政府管理、开采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板岩开发对土地和环境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倡导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志明在靖西领导的越南抗日战争,是越南革命的关键时期,靖西是越南抗日战争的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作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中观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重庆铜梁县域经济调查 ,认为它在适应市场的改革、文化和城市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推广 ,也存在一些内地县市所共有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试图介绍铜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归纳内地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明嘉靖万历时浙江绍兴府余姚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很大,并深刻影响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嘉靖时徐天泽将风俗的变化归结为人们的"物欲",在讲求"义"的伦理政治下,"物欲"表现出的"利"对于社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人们不再安分守己,以满足欲望为追求。余姚江南徐氏在明代由于科举人才辈出,引人注目。地方志从批判的角度记载风俗奢靡,编纂者号召人们移风易俗,反映了地方官的意志以及地方绅士的主张。最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通过宗族建设来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造成宗族乡约化,进而组织化。  相似文献   
5.
都市郊区民俗村的旅游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北京市郊区。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民俗村局限于乡村家庭旅馆的发展思路使其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受到了阻碍。要解决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问题,关键是要对民俗村进行“整合”,即改变单一的由农户自发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而以村庄为平台,同时“依托于村庄又跳出村庄发展旅游”,实现管理组织化、产品开发组织化及整体营销组织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一套由村保健员、乡保健所、县保健院组成的三级卫生保健网,并在学校卫生、妇婴保健、传染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来说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光绪刊《湘潭县志》出版后,得到了李肖聃、梁启超等大师的赞赏,但也有人对书中的史料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我们今天继承这份文化遗产,不能笼统说它好或坏,应实事求是的具体的分析其好坏得失,吸收其优点,克服其不足。  相似文献   
8.
侗族先民以生产糯稻为主,并利用稻田养鱼鸭,创造了侗族地区“稻鱼鸭共生”的原始有机农业文化经典形式。侗族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农耕方式,形成了侗族人民食不离酸、喜糯食、喜酒、好鱼、茶饮独特等饮食特点及文化。侗族的原生食品加工方法独特,选料考究,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以鱼类为加工原料的侗族酸食富含人体所需的可溶性钙是新鲜鱼食品的16倍以上,“稻鱼鸭共生”系统成为侗族食材的一个重要来源。稻鱼鸭复合系统保证了侗族传统食品的特殊性及无公害性,只有优质的传统原生态食材才能保证传统民族食品的传统性,保护“稻鱼鸭共生”系统不仅为民族食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原料的保障,也为侗族传统食品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原料供给基础。  相似文献   
9.
相关历史文献、金石文字以及出土实物证明,“隃麋”是今陕西省千阳县在两汉时期的正确县名写法,《后汉书》等写作“渝麋”或“隃糜”均为传写之误。隃麋墨,产地为隃麋、材质为松烟、形制为丸状或锭状。关于隃麋墨的记载,最早出自东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而不是最常被引用的东汉应劭《汉官仪》。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博士下乡",是民国时期知识界颇具影响的运动,对旧中国的乡村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当时,很多博士由于受到爱民报国之心的驱使、乡村衰败现状的刺激和晏阳初人格魅力的感召,纷纷来到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行"四教三式",密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设立县政研究院,将学术研究与县政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当然,由于战争的影响,"博士下乡"无奈地终止,但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