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同时备受争议。西方学术界对路德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传记和编年著作,但目前仍缺乏一部完全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展现路德生平和著作及宗教改革的背景与过程的著作,即使如最权威的《路德全集》魏玛版也没有按原计划贯彻完全按时间排列路德著作的理念。本文提出,可以尝试用逐年逐月逐日地将背景、生平和著作年表与概要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史学方法———年谱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阐述编撰《马丁·路德年谱》的结构和方法,从而探索中西史学融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路德中、晚期宗教改革活动作了认真的考察研究,认为他并没有"背叛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路线"、"出卖农民的利益",也没有"堕落成为诸侯的奴仆",相反,他的改革立场是前后一贯的,他始终是一位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市民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基本上完成了当时德国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马丁·路德是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儿子 ,由他所发动的改教运动构成了德国现代文明的起点。路德对神学思想突破和改教事业发展 ,对德国神学、教牧、语言、伦理、哲学和政治诸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影响结晶为他所铸就的一种典型的德国人性格  相似文献   
4.
在王尔德“形式本体”的视野下,探讨其童话中作为形式的悖反现象。本文力图在唯美主义之外,用马丁·路德的思想为其童话中“悖反”形式现象找到新的阐释资源,并尝试在这一新的阐释框架中研究王尔德早期童话中审美形式与道德宗教内容结合的现象,以及悖反现象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The arrest of James Earl Ray at London Airport on 8 June 1968 marked the final stage of an international manhunt that had begun with the murder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on 4 April. Arrested for travelling on a false passport and with an unlicensed firearm, Ray faced extradition to the US to face charges of murder. While in prison in Britain, the US Government feared that he might escape, commit suicide or be himself assassinated. Each of these outcomes risked reigniting the African-American anger that had wracked major US cities in April. Accordingly the UK Government was requested to take special security measures and complied. Was this a supine response from a Labour government anxious to placate a disgruntled superpower ally or did it also reflect contemporaneous UK anxieties about the tense state of race relations at home? Drawing on Home Office record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questions.  相似文献   
6.
谢文郁 《求是学刊》2003,30(4):5-12
路德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通过对路德思想进行生存分析 ,揭示他的宗教体验和思想活动的内在张力 ,并展示这一张力在思想史中的力量。我们注意到 ,路德一方面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却激烈地批评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言说体系 (即罗马教会神学体系 )。考虑到路德是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下发动对主流思想体系的攻击的 ,追溯其内在动力对我们理解西方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就是关键的一步。本文讨论了路德对权威解释的破坏和对平等解释权的倡导 ,发现其中的理论基础乃是他的许诺恩典论和良心说。然而 ,当我们分析他的良心说时 ,却遇到了隐含在他思想体系中的双重权威问题。这便是我们指出的路德的宗教体验和思想活动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1522-1545年,马丁·路德为推动宗教改革,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工作。他的《圣经》德译本同时揭开了德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伟大的翻译家。在《圣经》翻译中他汇聚丰富的德语词汇,尽可能排除方言土语的影响,切实可行地树立了一种统一、普遍而稳定的通行全德的民族共同书写语言,为日后现代德语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神秘主义与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德意志很有影响力的神秘主义对寻找新的得救道路的马丁·路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而使马丁·路德以神秘主义为理论基础 ,又从超越神秘主义的新高度上提出了因信称义 ,取代善行称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创始人,也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改革家。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他创立了“三唯”理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了普通群众;他否认教士阶层在人与上帝间的“中介”地位及种种特权,其坚定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进步性。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是逐步形成的。经过终生不懈努力,他成了西方宗教界最为高产的作家,是至今被评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他的著述给了分裂的德意志以语言上的统一,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他的功绩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对他的总体评价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students in a Community Intervention class brought about change in university policy to recognize Martin Luther King, Jr.'s birthday as a university holiday. It includes tactics and strategies used to influence decision makers, to educate the community, and to empower the minority community on the campus. It discusses important lessons for students including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system change, issues of power and stratification, and the impact of successful tactics on the opposition. This project was able to bring about change in a system that was unwilling to change. In today's social climate, that is often what social workers must do.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system change during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llows for the lessons of one class to be applied to larger systems of service delivery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