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启蒙的延宕不仅因为启蒙自身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作为印刷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具有视觉性局限、世俗性悖论和技术性困难。通过对麦克卢汉所述电子时代文化的听觉性、神圣性和技艺性的分析,它们或可成为电子时代启蒙的希望。这样,媒介学家麦克卢汉将进入启蒙问题,实现对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相似文献   
2.
如今麦克卢汉已经成为我们理解媒介社会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具体说就是对媒介技术的感性视角。文章以麦克卢汉对海德格尔的一次援引为研究对象,并延及维科的"复归"思想,其主线是展示麦克卢汉对感性视角的运用,这个视角的特点是对整体性的寻找。文章在对维科"复归"思想的讨论中,区别了两种整体性:感性整体和反思整体。麦克卢汉追求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因而其价值取向是人文主义,但这是被电子媒介所更新了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3.
In Understanding Media, Marshall McLuhen proposed that tactility would eventually become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electronic media,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kind of “common sens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whether by exploring this idea we are able to arrive at an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actility, a framework that avoids the tactile-optic distinc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actility as a sensation primarily innervated through the bodily part of the hand. McLuhan’s notions of “acoustic space” and “contraction”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is breakthrough.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the resul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can be enriched when considered in conjunction with social analyses of rhythms and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ustomization or individualization of media use in the digital age. In this way, tactility is treated as embedded within rhythmic signals and fluctuations in media, allowing us to rethink McLuhan’s “common sense” in a singularly illuminating way.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大脑心理词库延伸的电子辞书,其知识内容组织方式应和人类心理词库的知识结构一致;在辞书编篡过程中,应充分展现电子媒介超链接、非线性内容组织方式和多媒体整合等独特优势,重视辞书查阅过程中词典用户多种感官的参与、互动;同时,力求摆脱传统纸质辞书知识内容组织方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对麦克卢汉广告观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论述广告的一条基本线索.作为意识的延伸,广告依据受众的"共同经验"创造形象,传播生活方式信息;开发人的注意力资源,呈现出图像化趋势;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6.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媒介环境学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了该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本身之社会历史影响的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问题才引人关注的20世纪70年代,麦克卢汉即围绕生态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作为"文化"的生态,即生态并不是自然,而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2)作为"听觉"的生态,即生态意味着人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与世界始终处于互动、参与之中;(3)作为"艺术"的生态,即生态时代的到来,将引发人们新的对于自然的感知。麦克卢汉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已经经受了生态文明发展实践的检验,显示了麦克卢汉超前的预见性;同时,对我们今天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实践也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的加拿大学派有两位巨匠。一是麦克卢汉,一是伊尼斯。麦克卢汉曾谦称自己是伊尼斯的“注脚”。他们开创的“媒介决定论”,业已证明具有相当的前瞻性。麦克卢汉以其媒介“延伸论”、“迅息论”和“冷热论”著称。伊尼斯以其“偏向论”和“帝国论”闻名。本文介绍两位巨人的贡献,比较两人治学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于成 《东方论坛》2020,(2):68-77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代表媒介生态学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命题,突出了技术的能动性/结构作用,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硬性决定论、软性决定论、控制论和技术现象学。以直面技术本身的现象学,来处理人与媒介的关系问题之技术现象学取径,是一种值得媒介研究者关注的视角。媒介研究需要把媒介本身拉回到媒介研究的中心焦点,以媒介形式、历史性、文化嵌入以及具身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撬开“媒介黑盒子”。  相似文献   
10.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或任何技术都将改变人类活动的规模、进度或形态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Die magischen Kanäle, 1968, pp.22.。在此意义上,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本身的文化意义,而非媒介传达的内容。这为传统上认为媒介非中立的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媒介是对应于特定社会的文化模式的,因此此社会中的媒介的形成与分布也就不是偶然的。文章将首先具体探讨麦克卢汉此观点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面对跨越国家及社会制度的数字媒介全球化传播及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介化进程,媒介生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接下来,作者尝试联系文化和公民来对当代数字媒介传递的信息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