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49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23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056篇
社会学   137篇
统计学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this article, we attempt to extend and nuance the debat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strategy, appropriation, and open innovation in dynamic and systemic innovation context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four generations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overing the period 1980–2015), and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co-evolution of strategic I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roughout this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and technological relationships were governed with different and shifting degrees of formality. Simultaneously, firms differentiated technology accessibility across actors and technologies to benefit from openness and appropriation of innovation.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iscussion of competitiveness and appropriability needs to be expanded from the focal appropriability regime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to the larger context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its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actor relations, with dispersed complementary and substitute assets and technologies. Consequently, the shaping of complementary and substitute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is central when strategizing in dynamic and systemic innovation contexts. This hold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pen innovation, innovation ecosystems, platforms, and coopetition.  相似文献   
2.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 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间的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解、分歧和共性,探讨了终将从广义上延拓成科学技术学一级学科,从狭义上形成二级学科群的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坚定自然辩证法原理作为科学技术学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指南的必然性,建议扩大<自然辩证法研究>副标题的内涵,将目前冗长的副标题改变成简洁的"关于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性杂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三大都市圈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对三大都市圈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三大都市圈应在不断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勃 《社会科学》2006,1(9):74-81
确立和调整城市治理的空间策略是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改革前中国的单位体制,使国家能够依靠单位实现“单元分隔”式的治理模式。改革以来,这种整齐划一的空间战略无法适应新的城市社会变迁。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国家空间战略,即“政党国家”,“行政国家”和“社会化国家”模式。当前城市社区改革的困难和复杂性体现了以上三种空间战略的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几年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介绍现代管理技术在招生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表现形式,分析了现代管理技术在招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的不平衡与障碍,并就进一步完善现代技术在招生管理工作中的功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兔肉干制品(肉干、肉松、内脯)的加工工艺、配方试验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探讨加工兔肉干、肉松,肉脯方便、保健食品的可行性,为兔肉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网络教学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网络已经日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开始显示其重要性。同时 ,社会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并且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就网络教学的学习理论、特点、定位以及现阶段我国网络教学与发达国家网络教学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对我国网络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 ,“得”字句的语义、结构中心在“得”后成分上 ,所以“把墙刷得白”不能说 ,是因为“把”字句表示一种处置 ,其后的谓语必然蕴含着实现这一时体意义 ,而作为有“把”的“得”字句中心的“白”是单个性质形容词 ,本身不包含实现这一时体特征 ;我们对范晓先生《复动“V得”句》一文中的用三个平面观点解释一种“得”字句提出一点疑问 ;对张豫峰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的观点和学风问题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独特的教与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及实现途径上,都必须考虑到技术层面的因素、学习者的特征、教与学模式的特点。为此,必须重点把握如下环节:确定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创设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环境,确立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与学模式,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加速发展科学技术, 保持经济上的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以色列政府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特殊的科学技术政策,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不仅把以色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科技园区, 而且在一些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色列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及措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