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僧形象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僧是《西游记》中重要的取经人物之一。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的相关材料看 ,其原型当是出于密教中的深沙神 ,历经唐宋元明诸朝说部作者的结撰才定型。  相似文献   
2.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禅宗意味,尤其是有关"寻找"的理念,15年来,渗透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寻找,找的是永恒的精神皈依;找的是灵魂的虚静之境;找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寻找,象征着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无止找寻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中日之间几乎没有派遣正式的政府使节,但在相互交往中两国的僧侣起到了媒介作用.本文首先考察了北宋时中日僧侣交往的概况,其次着重分析"僧侣现象"的政治背景、经济原因以及日僧入宋目的.北宋中日僧侣交往,改变了宋人对日本的看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仪礼通论》为清初学者姚际恒所著《九经通论》之一,原书久佚,近年被发现后,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被视为清初反传统的重要著作。本文认为,姚氏此书的学术趋向,以追随风行于清初的元儒敖继公、明儒郝敬之说为主,绝少创见,故不存在反传统的问题。姚氏轻诋郑玄而失之草率,暗用贾公彦疏而不注出处,勇于议论而流于肤浅,是为率尔操觚之作,学术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5.
天隐圆至是元代著名的"诗禅三隐"之一,他不仅以遗民身份遁迹佛门,而且一生远权要,避名誉,以道味自尚,是"三隐"中最当得起"隐"之名者。圆至所著《牧潜集》,元明凡经三刻,是元代诗僧重要的别集。圆至虽不乏儒者忧生嗟世之想,但在禅心的作用下,却少了一般文士的哀戚、悲鸣。他的诗歌多写行旅胜迹、山川景物和酬答赠别,较少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婉可味。  相似文献   
6.
梁祝化蝶最早发源地在江苏宜兴,现已成为学界的定论。从日本“五山时代”早期学者义堂周信汇纂的宋元僧人诗选中,新发现南宋释绍隆《梁山伯墓》诗,经考证后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梁祝化蝶”第一诗,顺此提出宁波地区为梁祝“化蝶”发源地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宋元明时期 ,“疯僧戏秦”故事由早期笔记的片言只语发展为完备详细的独立故事。其间 ,元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明传奇《东窗记》为两部具有关键意义的作品。“疯僧戏秦”集讥讽秦桧诙词妙语为一体的文学化进程 ,体现此情节流传的核心意义 ,即寓庄于谐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8.
静闻禅师和徐霞客同行赴云南鸡足山 ,在衡阳湘江被强盗打劫 ,静闻被创伤 ,但仍继续旅行 ,在将离开桂林时生病 ,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拖着病体到达南宁 ,终于不治。明代学者有“静闻被创死”之说 ,本文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修道士》是 18世纪末英国著名哥特式小说家马修·刘易斯的代表作 ,也是西方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之作 ,然而 ,迄今尚未有中文译本 ,更无专文论及该小说。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部小说的介绍 ,使国内广大读者能了解它 ,并推动学界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鸡公山土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宇 《南都学坛》2001,21(6):77-80
黄壤、紫色土、石灰土是重庆市南面鸡公山的主要土壤 ,也是四川盆地具有代表性的土类。通过选点调查 ,分析土壤环境和土壤形态 ,探讨土壤特性 ,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