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在不断扩展,展现出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以晋代诗文《荈赋》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追溯唐朝《茶经》中所包含的互文线索,使《荈赋》译文与茶文化模因“共核”保持一致连贯,同时以适当调整其翻译的“外缘”,使模因在英译本这一新宿体中与时俱进,致力于让传统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踪凡 《阴山学刊》2009,22(5):36-40
尹湾汉简《神乌赋》公布于世已经13年。对13年间学术界考订与注释《神乌赋》的成果进行回顾,发现有些语词经过诸家努力,已得正解,但也有歧见纷纭、难定是非高下,或者缺释、误释的现象。而在《神乌赋》语词考释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则十分值得我们深思,引为鉴戒。  相似文献   
4.
屈骚影响下的除悼骚体外的汉代骚体赋,具有很强的独创性质.在屈骚基础上,汉人拓展出多方面题材,建立起多种抒情模式,拥有各类经典,充分展示了汉人多彩多姿的人格风貌和杰出的创作才华,对后世同类文学有巨大影响.失志不遇类源于政治的不遇,寄托汉人愤世之情,揭示人生安顿策略;自广玄思类从批判社会的愤激进到"玄静"的人生至境;"宫怨"类写男女思恋,贴近人间性格;述行类拓展方域,弥补文学的北方缺憾.  相似文献   
5.
<橘颂>是屈原早期作品.在诗中,屈原借对橘树的赞美,清醒地勾勒出自己叛逆性格三个方面的基因楚民族长期与中原民族抗衡而形成的叛逆性格;屈氏家族在楚王室中因宗支疏远而备受排挤的抗争精神;追求内在品德的完美,不愿融众从俗的诗人气质.  相似文献   
6.
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赤壁赋》堪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代表性作品。本文拟从《赤壁赋》与老庄、禅宗等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其思维方式和叙述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7.
王勃《寒梧栖凤赋》在赋学史中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见于载籍的初唐较早的标题限韵律赋,其赋体裁和题材在律赋发展史中的作用还尚未为人揭示。其题材与初唐及兹后的以经史为重的律赋倾向不同,可谓去经向情,体兼骈散。从美学意象说的理论角度来看,王勃此赋对“凤”“梧”题材的美学意义的揭示,可谓独树新风。  相似文献   
8.
夜莺之歌     
济慈诗歌的走向恰似一个矛盾的组合,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一面是直觉与想象的迷狂,另一面是理智的顿悟和伸张。所以,他总是处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他善于制造各种对立而不作解答,给读者留下巨大的审美和想象的空间,这在《夜莺颂》和《忧郁颂》中尤为明显。在这两首诗中,济慈一反闲适、平和与宁静的常态,以其强烈的情移向我们展示了他迅疾狂迷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9.
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三个基本特色.他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以"孔颜之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全唐文》收录有两篇《牡丹赋》,其中舒元舆《牡丹赋》作年无考。本文结合相关史料,主要运用排除法和推论法,推断这篇赋创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暮春,即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发生前半年。该赋集中体现了舒元舆参与文宗及李训、郑注密谋诛杀宦官行动因而得到升擢的特别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