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字》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 ,中外评论界就其主题研究见解颇多。在探讨其主题的道德意义上 ,西方评论界较普遍地认为《红字》中宣扬的是人生来皆有罪的清教教义 ,小说的主题是论罪恶。本文探析了《红字》主题的道德意义 ,即《红字》主题思想的主旋律不是论罪恶 ,而是论人性 (包括善与恶 ) ,论道德行为 (包括德行与恶行 )。它不仅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假恶丑 ,而且大力颂扬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霍桑对普遍的原罪与救赎的独到诠释是源于超越新教伦理的泛基督精神。因而以污点主人公、写情、社会救赎为特点的《红字》所表现的艺术真实具有轰动效应,是推动新教自身改革及美国文艺复兴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界普遍认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从1926年小说问世至今,批评者对该小说的研究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分别从小说与"迷惘的的一代"之间的关系、作家的个人流放经验、小说与圣杯神话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叙事结构进行研究;80年代之后,学者借助更为丰富的作家传记、手稿资料和多元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在书稿考证研究、性别与种族身份研究、叙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赵林 《求是学刊》2012,(1):29-36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加尔文教不仅以其"天职"观念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合理性根据,而且也以其"两个国度"的思想为西方现代宪政体制奠定了重要的神学基础。从加尔文教所坚持的圣约理想中,引申出一种以上帝权柄作为保障的民主观念。这种圣约民主观念在法国胡格诺派、苏格兰长老会、英格兰清教徒反对君主专制的斗争中,逐渐与世俗的自然法学派思想相合流,最终导致了西方现代宪政民主体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闻出版自由的历史,英国是最丰富、最完整的案例。到19世纪,随着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的稳固,民主法治和言论出版自由得到确立,以至于英国已被马克思夫人燕妮赞誉为出版自由的圣地。但是历史拒绝遗忘。曾几何时,英国的专制统治者曾经设计出那么多有效的钳制言论和出版自由的花招和机制。经过包括清教徒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的几百年努力,这些出版自由的拦路虎历经多年被逐一搬移。本文所探究的就是这种早期抗争中的一段出版专制和反专制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显然是学者们无法回避、更不应该规避的重要议题。对于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而言,学术界特别是国内学术界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历史回溯。爱因斯坦洞察到了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式的精神气质的内在一致性,不过真正诱发人们去探究中世纪基督教与科学的真实精神关系的是默顿,尽管默顿命题存在诸多局限。研究表明,清教主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态度等方面的精神气质对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凝集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新教伦理对于科学精神的凝集并没有太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欧洲日记体小说发展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欧洲日记与日记体小说的关系,勾勒了日记体小说的发展历程,并对航海日志、清教日记的特点及18~20世纪日记体小说的盛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不但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女性诗人创作优秀诗歌的传统,而且与爱德华.泰勒一同分享着北美前一个半世纪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荣誉。然而,作为一名清教徒和一位女诗人,在17世纪北美浓重的清教主义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她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叛逆"。本文聚焦诗歌文本来重新考察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思想,窥见女性的困惑与焦虑,关注女诗人的生命诉求,揭示这位所谓"文化叛逆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至今,文学批评界存在着重理论轻文本的现象。文学批评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著作之一,《红字》被认为是清教主义伦理观的寓言,我们通过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重读这部美国文学经典,探讨小说所揭示的清教主义道德伦理观,并重构小说女主人公赫斯特·普林在当时的清教伦理环境中的伦理形象,最终可得出原罪-惩罚-救赎是清教主义伦理道德观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0.
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两条主线之一 ,它同理想主义一道主宰了美国立国后的外交政策。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产生是由多种社会、自然条件造成的 ,但是清教的影响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清教排他的地方主义是孤立主义滋生的温床 ;清教的使命观是孤立主义的理论核心 ;清教的实用、功利思想指示着孤立主义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在美国早期孤立主义外交史中 ,“理想”与“实用”虽然从字面上看难以相容 ,但它们在美国早期外交实践中却达到了有效的统一和最佳的结合 ,其中一个真正的纽带便是美国文化中的清教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