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马庆株认为“给”由意义条件决定其表被动还是表主动。“叫、让”也是如此。论题认为主动意义由[+意愿]和[+可控]构成,被动意义由可控性关系反向和意愿反向构成。意愿和可控是决定“叫、让”是表被动还是表主动的意义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观的视域回答"礼治何以可能"是儒家礼治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儒家礼治思想之价值合理性,在于儒家礼治思想本质上内蕴着"让"、"名"、"和"三重价值特质,它使得儒家的礼治大厦得以建构于坚实的价值土壤之上。  相似文献   
3.
帝尧时期广泛流传的《击壤歌》,已被历代学者借用为太平盛世的赞美之辞。“击壤”一词内涵丰富,不但描述了农民耕作的实景,而且象征了帝尧统治的圣明。史载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周边仍留存着丰富的击壤遗迹。今年暑期,笔者深入临汾市康庄和席村两地调查访谈,发现击壤遗风已经成为民众对地方历史的一种认同记忆。重读《击壤歌》,我们依然能从中受益,它对于和谐社会和低碳生活都有借鉴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探讨帝尧时代歌“击壤”的现代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先秦开始到近现代中国,论述了我国自然主义教育发生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我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命题,认为道家是它的起源,嵇康是它的独立形态的创始人,柳宗元是它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蔡元培是它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击壤体”及其诗派是客观历史存在,但“击壤体”并非在南宋末年才形成。作为重要的理学诗之诗歌范型,“击壤体”具有“达理”“闲适”“切理”等诗歌特征,其题材、内容及主题等非常丰富。“击壤体”诗作表达方式有多种构型,其诗歌形态亦有不受韵律、句式所限等属性特征。宋人在学习、模仿“击壤体”的重心及其取向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由此,“击壤体”在中国哲理诗发展史上具备了重要的诗歌范式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花郎道是古朝鲜新罗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古代教育思想,研究其发展和实质、"西学"背景下儒道思想传播的性质、作为教育思想的教育研究意义,阐释其对新罗政治发展、教育制度及唐罗思想交流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月情怀"是指一种与自然相契合的审美意识和诗化的生活作风,从其中包含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言,它又是与道合一的生命体验.欢乐之情是邵雍风月情怀的精神性内核和情感主导趋向.具体说来,邵雍的欢乐之情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他在《伊川击壤集序》中所说的"自乐"、"乐时"与"(乐)万物之自得"."自乐"即隐居生活中的安闲之乐,它与"乐时"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乐)万物之自得"是一种本体之乐,它既是审美情感,又是情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