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432篇
理论方法论   233篇
综合类   1881篇
社会学   242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但其思想是矛盾的 ,这种矛盾同他的王室地位和先秦时期的夸饰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矛盾并不影响其人格的评价。韩非子是个爱国者 ,其人格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增强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宋代理学到南宋孝宗、宁宗时期达到极盛 ,但无论从理学道统承传方面还是从社会政治条件方面看 ,孝宗之前的高宗朝实为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理学由北宋时的民间之学发展到南宋时占主导地位的学派 ,活跃于高宗朝的程门弟子对二程学说的极力推展是一重要因素。同时 ,面对激烈的民族矛盾 ,高宗集团选择了主和派的妥协主张 ,并有意识地寻找与这一政策相适应的学术思想作为其理论根据 ,程系理学正是在这一现实政治需要中得到高宗集团的接纳、支持而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到孝宗朝 ,朱熹使理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陈菁华 《殷都学刊》2007,(2):99-103
李贽对公安派的影响是直接的,在其理论建树上有启发作用。李贽和公安派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又有某些偶然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国际建筑采购最适方式选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GATS关于建筑服务的定义出发 ,对项目采购的概念进行铨释 ,论述国际建筑采购方式的内涵及其在WTO和中国环境下的法律依据 ;对影响建筑项目采购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建筑项目采购方式的最适选择的数学表达形式 ;并对该问题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讨论 ,指出最适采购方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与不同业主的需求及其一致的项目特征有关 ,改进主观评价的客观性是挑选正确采购方式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勃 《社会科学》2006,1(9):74-81
确立和调整城市治理的空间策略是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改革前中国的单位体制,使国家能够依靠单位实现“单元分隔”式的治理模式。改革以来,这种整齐划一的空间战略无法适应新的城市社会变迁。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国家空间战略,即“政党国家”,“行政国家”和“社会化国家”模式。当前城市社区改革的困难和复杂性体现了以上三种空间战略的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06年,他应安徽巡抚诚勋和学界名流姚永概的极力邀请,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协助创建省师范学堂,对安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精髓。从思想内涵上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是一种宏大的历史意识,是一种深切的责任意识,是一种昂扬的奋进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把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忧患意识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9.
被遮蔽的"文革"叙事--从《玫瑰门》评论小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门>是铁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重要作品,但从<玫瑰门>的评论小史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期以来,评论界对"文革"主题的忽略与遮蔽是普遍的.其中对抽象人性的偏爱,导致评论界对铁凝等一些小说家揭开"文革"政治对人性阴暗面的催生和放大,与人性固有之丑陋的合谋真相这一努力,大多视而不见.这一情形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当代文学观密不可分,也与"瞻前"而非"顾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因受五四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版<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言论,充分展示了对现代性追求的独特禀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重镇学衡派.学衡派既反对激进反传统的情绪化态度,又不赞成以西方晚近某家某派标举西方文化的文化观,而是主张新旧相对论,认为古今中西文化当明其源流,融会贯通,以建设真正的新文化.学衡派现代性源自传统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现代化即西化的立场构成对立互补的关系,代表着另一种文化启蒙,当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