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探讨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和人格测量工具的适用性。根据人格结构的词汇学假设以及跨文化比较的策略,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表现出与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显著差异;因此修订西方的人格量表需要首先探索其量表结构,并增加新的项目。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人格结构差异源于对行为的解释及对行为归类的差异。文中还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重视跨文化比较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七角楼》是美国作家霍桑继《红字》之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在该作品中,作者将曲折离奇的情节结构与富于象征意味的描写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通过预调查编制公众满意结构调查问卷,对1566名成年人的正式调查表明,我国的公众满意主要包含七个因子:政府形象、社会安全、经济调控、教育就业与保健、人文生态保护、国际参与和民主政治;调查数据显示上述七因子受公众关注的程度存在着差异。研究结果为公众满意的测评内容提供了一个框架,也为公共行政的工作重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毗陵七子的尚奇使气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个性特征,一是诗歌风貌。他们狂放不羁、刻意别俗、豪侠放浪的个性是奇思独造、气势凌厉、瑰杰奇丽、豪情激越的诗歌风貌形成的基础;而这种个性和诗风的形成又与常州地域及其家族文化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运气学说滥觞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大论",《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典籍。通过对两部著作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论述了《太平经》中蕴涵的运气学说思想,辨析了二者的渊源关系。首次对"王气"和"君火"两个概念进行了考辩,并依此提出了"七篇大论"的著述时间应该在《太平经》之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开始松动,出现了儒、道、玄、佛多元文化的格局,儒家以礼制情的情礼观受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的冲击.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时期,竹林七贤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等方面反思情与礼的关系,表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追求精神超越和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Risk Analysis, Systems Analysis, and Covey's Seven Habi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article relates problem solving to the common approaches of the gestalt-holistic philosophies of systems analysis, risk analysis, and Stephen Covey's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Guiding principle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philosophies provide the foundations for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s that build on a plethora of theory, methods, tools, and techniques. Although systems analysis and risk analysis differ in their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echnical maturity, both study and solve problems using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s that share a holistic vision.  相似文献   
8.
沈荩于自立军起义后在京津地区曾先后由刘鹗安排在北京的掩埋局和<天津日日新闻>报馆工作,他并没有担任记者,也没有利用记者身份向八国联军告密使载漪、启秀等被处死.被称为<中俄密约>的俄国"七条"要求并非由沈荩"以侦探手段得之"而揭露于报端.因此关于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而获罪,致被清廷杖毙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依据新近出版的《洛阳新获七朝墓志》所载史料,增补新见唐人登科者凡52人,其中进士11人,明经30人,制科8人,武举1人,科目未详2人.增补新发现的唐人登科者25人的佐证史料.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对沈从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他的小说创作上,对于其散文创作,研究者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其3O年代的《湘行散记》等作品,相对忽略了他4O年代的创作。仔细研读沈从文4O年代的散文,发现这些抽象散文与他当时的心态息息相关,可以看作是他在外界痛苦、寂寞、压抑中对于自我灵魂的坚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由此,以《七色魇》文集为例,讨论沈从文在4O年代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