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220篇
综合类   1561篇
社会学   3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ition, potential and scope for self-employment and microenterprise for disabled South Koreans. The chronic barriers experienced in disabled people gaining paid work suggest that self-employment and enterprise might offer a good alternative to paid work. The self-determined nature of running a microenterprise has been shown to connect with disabled people who may not conform to standardised notions of body and brain that underpin many mainstream work contexts. Despite this promise, several barriers continue to beset disabled people’s access to micro-enterprise activity; barriers ranging from Confucian precepts, to employment protections that are geared largely towards paid employment and to the lack of training, finance and business support for disabled people starting up and sustaining microenterprise in Korea. The extension of legal protections, meaningful start-up subsidies, better business support and bridges between paid work and microenterprise are all seen as important policy correctives that would better support disabled people.  相似文献   
2.
The commander was mainlu in charge of the army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unwu Period. As the border prefectures were important in military defense, the armies of these prefectures were commonly divided into parts. Therefore, the army of Kuaiji Prefecture were divided into West Section Duwei, East Section Duwei and South Section Duwei. The West and East Section Duweis were founded for the purpose of suppressing the adherents of Yuyue as well as the Minyue and Ouyue people in the southeast coastline. In demand of securing the safety of the ship routes alongside the southeast coastline, the East Section Duwei migrated frequently within the area. In the meantime, the foundation of South Section Duwei was the result of the Sunwu government suppressing the local force and pillaging the labor resources in a partition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辐射的角度考察苏南地区思想观念嬗变的主要原因 ,有经济基础、文化教育和科学知识三个方面。上海买办地位的转变 ,说明经济基础在观念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导致上海和苏南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向重商重利转变。随着近代教育在上海成为时尚 ,苏南地区的近代教育也日渐兴起 ,新式学堂具有重视传播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塑造民族精神、宣传男女平等等特征 ,有助于苏南地区思想观念的变革。上海开埠后 ,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的书籍首先从这一窗口流向内地 ,苏南地区作为桥头堡而得其先 ,在译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覆试与当时的科场风波密切相关 ,其或因朝臣党争而起 ,或因知贡举者失和于权贵而行 ,长庆以后的子弟问题在历次覆试案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覆试内容与省试相同 ,进士试诗赋杂文 ,明经帖经、墨义。初试及第者覆试中普遍有所刷落 ,主文试后也会受到外放惩处。唐五代之覆试与中书门下的考覆分别在形制、权力两方面影响了宋代殿试的产生。宋太祖、太宗之世 ,作为唐五代科举考试拯弊补救措施的覆试 ,不仅本身扩大范围而制度化 ,其中又且衍生出宋代集权表征之一的科考最高形式——殿试。“覆试”、“考覆”及今日之“复试”三概念不同。  相似文献   
5.
宋元的啸     
啸在唐代以后仍然有所发展。苏东坡宋代是啸文学的突出代表 ;南宋时社会观念对啸持贬斥态度 ,啸发生转折。之后 ,啸的主体转入民间 ,实用暗号性的啸在社会生活中十分盛行 ,同时唐进入文学作品 ,为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情节和新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林庚白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之一,研究近代文学的学人往往简单地视林庚白为宋诗派成员,但事实上宋诗不能涵盖林氏一生诗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貌。从早年对同光体的追慕到后来对宋诗派的反叛和超越,林庚白对同光体宋诗派理论的内省与改造体现在藉诗写史的自觉性,情绪与情感的现代性以及以社会主义者之身世与怀抱而为诗三个方面,为传统诗词创作注入了新的精神  气质和思想内涵。其五四以后的诗作也显示了旧体形式的诗歌在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渗入时代精神的条件下的内在生命力和创作实绩,不应为近现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吴郡陆氏自东汉以后 ,历六朝之世 ,数百年间始终居于江东土著世族社会之显赫地位 ,这与其家族文化有关。陆氏之家风尚忠义、追求事功 ,在文化上以儒学为根本 ,兼容并包 ,尤重文学、才艺 ,从而使其代有才人、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国民政府十分关注海外华侨尤其南洋华侨的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华侨教育体系,学校和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学生素质也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国民政府侨教政策自身固有的弊病,给南洋侨教带来了相当的消极作用,限制了南洋侨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皇权政治复归、士族政治势力逐渐被边缘化的南朝,士族文人为维护其门第以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向学术文化的深广处开掘,博学融通,试图以繁密、新奇的使事用典建构文学的防线,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诗以用事为博"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由于儒学传播及家族延续的需要,家训大量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六朝家训具有和族睦宗、修身砺行、敦诫勉学、传教为官、处世之道等文化内涵。它既是先秦两汉家训的终结,又是隋唐家训的起点,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如果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六朝家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