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在古代斯巴达历史研究中 ,对于斯巴达公民人数在古典时代后期急剧减少、“平等者公社”土崩瓦解的原因 ,有关论著的核心论点是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和集中是导致公元前 4世纪斯巴达城邦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斯巴达的战败、美塞尼亚的丧失是其间斯巴达版图缩小、国力衰微、“平等者公社”成员数量减少、黑劳士制度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公元前 5 -4世纪 ,关于斯巴达土地兼并和集中史料尤其是关于土地买卖的史料的匮乏 ,恰恰是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刘洪采  张晔 《唐都学刊》2005,21(3):143-147
从希波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五十年时期"在希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雅典作为希腊世界的主角之一,其力量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急剧的发展,但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一败涂地.从"五十年时期"雅典对波斯和希腊大陆的外交政策的变化,从"五十年时期"雅典对外政策的角度出发,可以探求出雅典力量的兴衰.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斯巴达研究的明显特点可以概括为"反思",这种反思起源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兴起之时,战后进一步强化。当代的反思一是用更为细致研究批判传统的作为军国主义、极权主义的斯巴达;二是用新的史料证明斯巴达并不是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极权主义的国家。但是,人们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简单处理古典史料等问题。这股反思思潮对我国学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斯巴达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代雅典、斯巴达和中国,是世界古代史中发展方向一致而发展道路迥异的三大典型,充分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由于史观与史法的不同,这种辩证关系,迄无共识,本文先从澄清一个长期被曲解、淹没的科学原理——“两种生产”入手,然后对雅典、斯巴达与中国古史作一简要的比较、剖析,最终概括出决定历史发展道路不同的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同处希腊半岛 ,相距仅百里之遥 ,往来甚为密切的城邦为什么会形成差距如此悬殊的两种政体———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相似文献   
6.
来库古政制改革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巴达来库古改革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希腊史学界争议的问题。根据古代研究资料分析及对近、现代考古发掘成果和研究成果的辨析,得知,来库古确有其人,来库古改革也实有其事,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是考察斯巴达城邦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以后,斯巴达土地发生了猛烈的集中,由此造成公民人数剧减。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首先,在整个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公民人数已明显呈下降趋势,但其份地制度似乎未发生显著变化;其次,造成公元前4世纪公民人数继续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由于土地猛烈集中所致。  相似文献   
8.
文体不能被简单理解为语言修辞本身,而应该被理解为结构世界的方式。文章选取辛亥革命前鲁迅翻译小说从《斯巴达之魂》到《四日》的转变进行分析,呈现不同战争“风景”背后的文体差异,分析其与鲁迅民族政治思想转变之间的关系,回答辛亥革命发生之前,鲁迅“弃医从文”前后从“科学或政治的小说”转到“纯粹的文艺作品”的文体选择转变的问题,该转变标示着鲁迅以文学文体重建民族国家想象的开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