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61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across an arid urban ecosystem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We explored variations in inorganic soil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s across metropolitan Phoenix, Arizona, and the surrounding desert using a probability-based synoptic survey. Data were examined using spatial statistics on the entire region, as well as for the desert and urban sites separately. Concentrations of both NO3-N and NH4-N were markedly higher and more heterogeneous amongst urban compared to desert soils. Regional variation in soil NO3-N concentration was best explained by latitude, land use history, population density, along with percent cover of impervious surfaces and lawn, whereas soil NH4-N concentrations were related to only latitud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ithin the urban area, patterns in both soil NO3-N and NH4-N were best predicted by elevatio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ype of irrig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soil NO3-N concentrations explained 49% of variation among desert sites but was absent between urban sites. We suggest that inorganic soil N concentrations are controlled by a number of ‘local’ or ‘neighborhood’ human-related drivers in the city, rather than factors related to an urban-rural gradient.  相似文献   
2.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在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铁路统一案”与“山东问题”的斗争中 ,林长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是致力于铁路统一案之提出与实施 ,继而力主把青岛问题与胶济铁路及其延长线济顺、高徐两路联系起来 ,之后又运动拒签和反对与日直接交涉。从整个过程来看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之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可以看出 ,五四运动虽因外交问题而起 ,但其中杂有许多内政的因素。五四运动既是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化的结果 ,也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分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由“五四”精英最早启动的,其中李大钊是先驱者,陈独秀影响力最大,李达是集大成者。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革命的实践,“五四”精英在传播唯物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用唯物史观分析和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四”精英传播和发展唯物史观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包括必须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传播与发展统一起来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来传播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谈四六级考试改革后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时及测评等方面,探讨了四六级考试改革后的一些教学应对措施,以期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四”的主题是政治挤压下的启蒙。“五四”整个发展过程中启蒙始终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五四”落潮,并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启蒙自身发展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必然的客观要求。“五四”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这有其发展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脱离政治孤立地看待启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种新型兼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功效的N硝基 -N -氨基 (取代 )甲酰 - 2 ,4 ,6 -三氯苯氨类化合物 ,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利用高羊茅种子的离体成熟胚作体植体接种到2,4-D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上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发现2.5mg/L2,4-D是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生长激素,同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愈伤组织和相应的黄化种子苗中的内源激素赤霉酸(GA3),玉米素(ZT),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吲哚丁酸(IBA)的含量,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EC)比非胚性愈伤组织(NEC)总含量要高,各种激素在两种愈伤组织与黄化种子苗中的比例也与献报道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骨干网上部署IPv6网络中,解决既要满足IPv4和IPv6网络互联互通的需要,同时减少IPv4地址消耗的问题。比较了几种比较成熟的IPv4/IPv6转换技术,提出了在IPv4/IPv6网络边界的协议转换网关上使用改进的NAPT-PT协议转换方案,指出了在城域网环境下采用NAPT-PT方案的不足和实现过程中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最近 1 3年 2 2套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全部问题 ,并以文字、图表数据说明五类题型的比例及测试特点。同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分析了师生在平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