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82篇
社会学   37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 ,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 ,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当今世界成立最早的几个地区性国际组织之一。在其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维护阿拉伯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其成绩并不理想。本文对阿盟的发展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其对上海合作组织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及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高校基层团组织如何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分别从就业创业面临的困难、团组织服务就业创业的可行性和重要作用等方面阐述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以就业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新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间党派在1945年10月民盟"一大"纲领中设计出一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所谓"中国型"的宪政模式,就是中间党派吸收了西方宪政中政治民主的内容后,又注入了经济民主的内容。这是中间党派在中国宪政史上为中国设计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宪政模式,但有关这一宪政模式的研究,目前史学界几乎无人涉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间党派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与西方代议制政体模式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比较,旨在说明中间党派所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的特质是:英美的政治民主加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5.
地处改革前沿的浦东青年农民积极进取、敢于求富,追求知识、渴求文明,易于流动、奔走四方,参与政治、思想开放的新特点,给团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基层团干队伍状态较好、提高自身素质愿望强烈,但基层组织建设尚不适应,团的工作平衡发展不理想,社会化运作机制有待创新的四大变数:明确适应、合理、服务的建团思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基层团建纳入党建总体格局;突出社区团建目标方向,采用组织分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loveLife is the largest effort ever launched in South Africa to change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ur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the rat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15–20 year olds by 50%, reducing other STIs,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teenage pregnancy. loveLife combines high-powered media awareness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friendly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and outreach and support programmes. The 5-yea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plan includes a multi-year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al study, tracking change in a range of behavioural indicators and in sexual health outcomes. In its first 2 years, loveLife reached more than 4 million youth. Sixty-two percent of youth and 59% of their parents/guardians recognize the brand,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of parents (97%) and youth (89%) exposed to loveLife, identified loveLife as being positive. Challenges in the next years are the continued roll out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behaviour change.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青年干部院校学生主流健康向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价值取向上协调并重,成才需求强烈,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但也存在着诸如人生价值目标过于实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审美情趣错位等问题。目前,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匮乏的文化娱乐设施等矛盾已成为制约青年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瓶颈。因此,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加快青年干部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造青年干部院校的文化特色,是青年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紧跟党的步伐,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走过了百年辉煌历程。百年来,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将党领导团正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持改革,不断增强团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能力;教育引导青年,重视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建设中,共青团要不断突出政治性,增强先进性,保持群众性,巩固、夯实、筑牢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领导基础、政治基础和青年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光荣历史传统和重要时代使命。高校具有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独特时空、主体及资源优势,基层社区是高校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师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重要场域。本案例HN大学青年理论社团精准对接基层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的创新经验是校地同构的街道“一体两翼多元四联”传播共同体,共辟全域协同传播阵地,共享立体多维传播资源。案例的启示是要提升高校对基层社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传播责任意识是前提,建设传播服务团队是根本,完善传播激励机制是关键,提供精准长效传播服务是方向。  相似文献   
10.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young people in Australia are currently not being engaged in school and other social system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mixed-methods study of a pilot Family Wellbeing intervention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SEWB) of young Aboriginal men and improve engagemen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other social participation. A questionnaire incorporating the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and respondent self-assessment SEWB questions was administered to program participants pre and post intervention (N = 30)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program organisers (N = 6).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amily Wellbeing intervention has the capacity to make a marked contribution to the SEWB of young Aboriginal men;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strong improvement in capacity to manage relationships, engagement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The factors that enabled the program to be adapted to the target group and setting are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