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彝尊“醇雅说”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浙西派创始人朱彝尊以其独特的"醇雅说"而在清代众多文学流派中独树一帜,其崇雅正、斥淫哇、抑豪放、偏清空的创作理念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合朱氏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的大量的诗词作品,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朱氏作品的旨趣与风格,以期最终描绘出"醇雅说"的内涵及其在指导诗词创作中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雅与俗是一个分合消长的流变过程.词体文学从中、晚唐发展到北宋蔚为大观,至柳永与苏轼,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趋向--雅与俗的对峙.这种对峙,有着各自不同的源流传承,浸染着宋代文人雅俗两极的文化个性,在词坛审美取向变革的背景作用下,显得尤为鲜明突出.它不仅完成了与东坡言志耆卿言情的构体开派,而且成为北宋词雅俗嬗变的关捩.  相似文献   
3.
“雅”文化与“俗”文化是组成我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雅俗的观念一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艺术的繁荣而进行着转变。雅俗观通过具体艺术元素的表现同样也体现在设计创作之中。正确地看待雅与俗在设计创作中的体现,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雅”文化与“俗”文化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追求“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4.
柳永词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柳词的俗主要表现为: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生活;语言上,采用大量民间口语,极为通俗;词牌的运用上不墨守陈规,独创较多;词风则是侧重叙事的完整和描写的细腻,力戒艰深晦涩。同时柳永用雅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写俗词,更使他的词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研究孟郊诗比较重视其“寒”的一面 ,而对其“清”的一面往往注意不够。其实他的诗 ,寒于其骨 ,清于其神。唐人评孟诗已提出“清奇”之说 ,清奇不但是孟诗凄寒一面的补充 ,也是风韵的体现。这位不平则鸣、超凡绝俗的孤鹤般的诗人 ,正是以气质的脱俗、表现的新颖、意境与情趣的凄冽和古雅 ,向世人展示其诗篇的“清奇”的诗美内涵和风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蝴蝶梦》中译本中存在的一些误译进行简单的评析 ,从“信”、“达”、“雅”三个角度对翻译的标准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中曾有一次"洋雅"与"土俗"之战,然而都往往被学界所忽略了.其实,这场"洋雅"与"土俗"之战,关系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性问题,我们不能不反思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字禅在宋代的发展与宋诗以俗为雅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为用的过程: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接受禅宗的同时也接受了其偈颂语录世俗化的语言外壳,而文字禅在宋代的兴起与衰落和“文学”的誉扬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余悦  冯文开  王立霞 《河北学刊》2007,27(6):142-146
饮茶作为一种雅趣之事,受到北宋文士的推崇。他们认为,只有雅士才能懂得品茗,品味茶的芬芳,体味茶的三昧。茶诗作为茶文化的有机组成,也呈现出"雅"的品格,是透视文人心态的一面镜子,文士的雅趣透过对饮茶的技雅、境雅、人雅的追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雅与俗是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批评史上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有着政治的、道德伦理的、文化的、文学的、艺术的等丰富内涵,雅俗不仅仅是衡量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文化与社会乃至人、事、物的重要标准。雅俗问题是冯梦龙"三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雅就是道心、天理,俗就是人心、人欲。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其"三言"的成功带动了世情小说持续的热潮,《型世言》、《石点头》、《豆棚闲话》,特别是《红楼梦》等一大批世情小说杰作相继问世,冯梦龙不愧为世情小说的伟大先驱与教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