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学三境界     
博采精鉴、深思妙悟、融贯打通是钱学独有的三境界。如果说博采精鉴体现了钱学视界大、眼力高的特色,那么深思妙悟则体现了钱学敏于思、妙于悟的特色。前者由中西合璧式的浩博之学而臻于老吏断狱、拔俗不群的鉴别力,后者由旁鹜八极的连类之思而臻于透彻玲珑的悟性。在此基础上钱钟书更辟出融贯打能之极境,将不同文体、不同学科乃至古今中西贯而通之,将心理情理事理物理乃至宇宙至理笼而统之,从而为20世纪中国学术划上完善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学史写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价值标准的确立。目前出版的两部有影响的文学史分别代表了学术界两种不同的文学史观和价值立场。有人认为文学史应当采取一种客观、冷静、中性的立场,尽量"还原历史情景"而不作价值判断。但是,文学研究的性质不仅要求文学史写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事实的描述,而且要求研究者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对文学现象和作品作出价值评判,因此,只有站在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才能发现以往文学史所不能发现的优秀作品,才能找到文学作品潜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  相似文献   
4.
以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理论,通过对小说《死于威尼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分析,说明艺术家如何处理超我、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城市市民精神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精神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城市市民素质、市民精神则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市民精神更是城市的灵魂。本文提出,新时代的市民精神是在长期的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理想、精神信念和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念体系及群体意识。同时,探讨了城市市民精神包含的要素及塑造新世纪市民精神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就是网络中“在线写作”和阅读的文学样式,是计算机网络媒介与互文本观念联姻的产物。无论就其外在活动方式还是内在精神而言,都体现出明显的互文迹象,它最明显地反映了互文性的特点,是有史以来互文本的最高典范形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华人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培育了众多的宁波帮家族,包氏家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相比较于其他商帮,宁波帮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优势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对包氏家族创业历程与回馈社会义举的剖析,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宁波帮精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宁波帮之所以能笑傲商海、名震寰宇、长盛不衰的原因,期望宁波帮精神能成为教育年轻一代的一种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宗白华先生与梁宗岱先生都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虽然两者学术的领域不同,但是在艺术哲学思想上却体现着共同的思考和追求。文章主要从两者在艺境理论、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心灵等方面的探讨来追溯他们在艺术哲学方面的深刻思考,通过他们殊途同归的学术思考或许能揭示出艺术理论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先生从中西画法的不同总结出中西空间意识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空间意识与一个民族的宇宙观、哲学观、文化心理的密切关系,显示了其美学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文化关怀。宗先生关于空间意识的比较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The 1990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a time of political retreat by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in China,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protests at Tiananmen Square in 1989 and their bloody crackdown. The 1990s were also, however, a time of dramatic spatial and social flux in the country, characterized by radical urbanization, widespread demoli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mass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of Chinese artists during the 1990s and early 2000s, yet does so with a focus on their spatial engagements, arguing that these constituted a new, necessary and highly productive mode of political work at this time. Describing a number of relatively self-made artists’ colonies that appeared in Beijing in the early 1990s, and tracing these through to their semi-institutionalization (as ‘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s’)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mid-2000s, it demonstrates alternative means by which China's artists continued to intervene in the negotiation of a Chinese modernity, once the possibilities for discursive engagement had been largely foreclosed.

Drawing on archival research,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in art history as well as cultural, urban and policy studies, this analysis thus tells a spatial history of this period often historicized a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mportantly, this paper also seeks to offer new political imaginaries, pressing against expectations that Chinese artists be revolutionary or openly oppositional, and illustrating modes of political intervention that instead work creatively and discreetly with the movements of institutional and phys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