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钟翰  吴瑞君 《西北人口》2009,30(6):54-57,61
本文通过在上海市闵行区的实地调查结果,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文献和社会新闻报道的资料,对发达地区较高收入者生育意愿偏高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利用伊斯特林相对期群假说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个体的抱负水平对其学业发展和事业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中,很少涉及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较为欠缺,所以这些已有的研究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贫困大学生工作很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大学生事业抱负水平问卷调查和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问卷调查中,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专科层次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本科层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在校贫困大学生在事业抱负水平上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业抱负水平上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校贫困大学生中,男女生在事业抱负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业抱负水平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由此来看,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和事业抱负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The study of multilingual landscapes promises to introduce a new perspective into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multilingualism, and to provide essential data for a politics of language. However, the theorization of space and language underlying the no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not able to capture the manifold complexities of (transnational) multilingual mobility t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many late‐modern multilingual societies. Basing our argument on signage data from a contemporary South Africa in a dynamic pha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e argue that more refined notions of space coupled to a material ethnography of multilingualism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ly more relevant and methodologically refocused notion of (multilingual) linguistic landscape. Specifically, we take an approach to landscapes as semiotic moments in the social circulation of discours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and view signs as re‐semiotized, socially invested distributions of multilingual resources, the material, symbolic and interactional artifacts of a sociolinguistics of mobility.  相似文献   
4.
李焕有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66-68,108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团体的生活方式,应该有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在中国,道德根文化影响着民族的生活方式。路一凡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道德根文化的熏染,具有君子之德。他性格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原因:周围智者的教化,秀美山水的滋养。由此造就了他肉身欲求与精神欲求和谐一体的美,锤炼了他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把"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赋予被束缚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这绝不仅仅是出于他深厚的古典修养和文学浪漫主义情结。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宁肯被锁链锁在崖石上也不愿意作宙斯的忠实奴仆,以此来表明他痛恨所有的神。宗教批判是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的出发点,"叛逆"的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和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布·鲍威尔的超越,指责他们只是对宗教不痛不痒的谩骂。马克思寻求一种更为彻底,颇具颠覆性的批判,他把以伊壁鸠鲁为主的自我意识哲学放在高于一切神灵的地位,以自我意识作为批判的武器,直接剑指普鲁士封建反动统治,彰显他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6.
在胡锦涛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的指引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遏制台独取得重大进展,国民党重新执政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而发展经贸往来是争取台湾同胞的民心工程。抓住机遇,努力工作,才能加快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历史上有关<毛诗序>的观点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毛诗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强分出大小.各首诗前面的阐释文字,既可以整体指称<毛诗序>,也可以单独指称每篇诗的序;<毛诗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于众手,而以孔子、子夏传授为主流,同时兼收后学观点的集体性著作;<毛诗序>的产生与先秦赋诗言志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它由孔子加以搜集整理并传授给弟子,而且一直在儒家学派中流传,并进而成为<诗>的正式内容,被后人视为与诗句同样重要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签订的《开罗宣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饱受日本侵略苦难的国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文件肯定了台湾和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作为主推动者之一的美国却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随意打破战后新秩序,与日本单方面媾和损害中国的利益。本文基于美国对《开罗宣言》的态度转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指出在当下中日海岛争议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凸显《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解读与运用作为思想志向的《开罗宣言》是扭转美国对中、日现实解释及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唐前乐舞诗最多的是梁朝,为唐代乐舞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但与唐朝尤其是中唐乐舞诗相较,梁朝乐舞诗在描写对象、功能和写作目的三个方面与唐代均有较大的差异:即从梁朝乐舞诗的单纯描摹舞姿舞容的咏舞女变为唐朝的注重乐舞效果的赞舞艺,从梁朝的审美娱乐功能发展为唐朝的陶情、悟道、政治教化等多重功能,从描摹外物到抒情言志。实际上表现了两者一为娱乐一为礼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美主要是心灵创造的产物,人的心灵由浅入深包括感性、知性、志性三个层面,审美活动需要心灵三层面的共同参与,所以美相应地包含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境层。心灵的第三层面是志性,它超越感性和知性且制导着感性和知性,直指人类的理想。志性包含心灵的两个维面:自性原型和自由意志,它们的自由活动决定着美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