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98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133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一部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作者尹湛纳希生活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国力的衰败。当时蒙古族社会上层阶级安于现状 ,麻木不仁 ,而且整个蒙古社会信奉黄教 ,百姓们为了来世的利益 ,牺牲此生的事业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进取心。为了重振蒙古民族英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青史演义》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3.
面对宇一的历年画作 ,可以排成一个大型的方阵 ,其中贯穿着一条线 ,就是对主题性绘画的追求和色调的清新明丽。诗人艾青说 :“我生活 ,故我歌唱。”那么 ,宇一呢 ,当然是奋挥手中的巨笔 ,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时代的要求 ,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除了它的民族性以外,还有它的时代性。运用现代的美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7.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末的二十余年 ,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山水画界面对日益纷繁的文化信息资源 ,吸纳、消解、创新成了画家们的共识。吴冠中、刘国松、张仃、贾又福等四位山水画家在各自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建树 ,为 2 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界引出了新的话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蔡和森重视社会调查活动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蔡和森社会调查活动的历史背景、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年画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这一曾盛极几个时代的民间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审视,年画作为一种优秀的俗文化品类很有可能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化其审美形式和艺术样式,向具有传统年画装饰意义的新艺术式样蜕变,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年画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