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内蒙古自治区巴盟炭窑口硫铁矿矿井水中分离到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C-1 ̄#菌株。确定了该萌株生长最适pH为1.8-2.0,测定了该苗株的生长曲线,并用电镜观察其形态。  相似文献   
2.
以配置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氯与高锰酸钾单独使用及联用灭活细菌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投药总量相同情况下,二者联用消毒的效果与单独氯消毒的效果相当,有时甚至略好于单独氯消毒;用Berenbaum公式计算得出氯与高锰酸钾联用灭活细菌时浓度比为0.71,氯与高锰酸钾联用对细菌为协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菌在自然界中数量的多少是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对湛江市居民生活环境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旨在了解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唤起人们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为居民生活环境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赖氨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人体及动物必需氨基酸,被广泛地用于医药、营养食品和饲料等方面。文章概括了近几年用全球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概况,并介绍了由基因重组、基因扩增的方法,包括用可检测识别的染色体DNA重组,利用可检测识别的杂交质粒进行目的基因重组,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重组等生物技术进行的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对ε-聚赖氨酸这种新型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的选育及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种类,同型胞外多糖和异型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与遗传调控,以及影响发酵生产的因素。总结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方法及乳酸菌胞外多糖的重要结构单元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医药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赖氨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人体及动物必需氨基酸,被广泛地用于医药、营养食品和饲料等方面。文章概括了近几年用全球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概况,并介绍了由基因重组、基因扩增的方法,包括用可检测识别的染色体DNA重组,利用可检测识别的杂交质粒进行目的基因重组,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重组等生物技术进行的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对ε-聚赖氨酸这种新型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的选育及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关于柑桔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研究报导。测得柑桔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在每克干土中分别高达76871×10~7和6848个。两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都很显著,分别为对照土的67.6和27倍。平均每克干土中,温州蜜柑的根际土壤细菌最多,为6490×10~7个而红桔根际土壤放线茵最多,为1326个。两种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直接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随树种、砧木、树龄及季节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在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中,柑桔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占优势,则对柑桔根系具有保护和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bacterium”概念由西方传播至我国,并最终以“细菌”二字成为汉语词。这是一则外来概念在华传播的成功案例。“细菌”的入华“旅行”先后经历了术语“bacterium”的翻译实践、概念“bacterium”的在华接受及译词“细菌”的最终确立。“微虫”“微生物”“微菌”“霉菌”“微生毒”“微生虫”“璧他利亚”等译词的涌现、共存与淘汰体现了概念跨文化传播在语言层面的复杂表征,语境重置则是此番过程的本质。汉语语境“虫”概念和本土传统的病因学体系为“旅行”概念的接受创造条件。“细菌”二字被确立为术语“bacterium”的译词则是社会权力制约下的结果。深入挖掘这则成功案例,厘清概念跨文化传输的特点,或能为提升概念跨文化传播效率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两种不同的饲用菌(A菌和B菌)进行单菌和混合菌发酵,并对菌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单菌培养优于混合菌培养,而且B菌在玉米芯上的生长优于A菌,用B菌发酵的产品粗蛋白达11.44%,与底物比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及摇瓶实验研究了硅酸盐菌剂的解钾作用以及对作物的增高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硅酸盐菌剂使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16.85%。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硅酸盐细菌能通过破坏钾长石的晶格结构,使矿物中的钾释放出来,其含量比对照增加23%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