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猫论”揭示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它的提出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科技翻译作为一种对特殊文体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猫论”对科技翻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枝煌 《学术探索》2009,(4):127-133
山寨制造和山寨文化的泛化,使中国信用建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制山寨,一方面是重构社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中国标准,掀起世界产业革命,提高中国在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我们必须进一步厘清山寨文化的各种表现、真实本质和国际比较,做好山塞制造的规范和调控,从而实现中国信用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动物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活的语言中,在若干年的文化沉淀之后,这些动物词汇不仅指代动物本身,也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各种转义和象征意义。文本以"猫"这个动物名词为例,探究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进行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学界关于传说的研究逐步从文献资料的梳理和类型学的分析转向在田野语境中进行考察,关注传说与民众生活、地方历史的关联,呈现出一种"民俗文化整体观"的研究范式。流传于冀南广宗县刘家庄、夏家庄的白猫黑狗传说,便应置放于两村相邻但老死不相往来的特殊村际关系中加以理解。这一传说是以两村庙宇的兴修改建及相关阐释为工具,以村民对现实功利的考量为依据而不断建构而成,最终成为比较稳定的村落传统。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以简约、洗练、内涵深刻的独特文风雄踞美国文坛。《雨中的猫》是一篇体现这一风格的短篇小说。从叙述角度、违背“合作原则”的人物对话、重复、象征四个方面对《雨中的猫》进行分析 ,可说明其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及对“冰山原则”恰到好处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一个稻作民族,与稻作有关的节日很多,其中有一个叫“卯”文化节,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这个节日,对“卯”作了种种解释,本文试图从苗族西支系的图腾“猫”对稻卯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妮·泰勒通过在《岁月的阶梯》这部小说中巧妙运用隐喻的写作艺术告诉读者女性在当今社会应该如猫一般寻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冲破传统家庭的束缚,逃离失落与焦虑的困境,进行自我救赎,实现自身价值;也引导读者对于家庭和婚姻真谛开始全新的探索。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剥离附着于小说女主人公迪莉娅之上猫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8.
“看见猫-找猫-想猫-得到猫”是《雨中的猫》看得见的“八分之一”,海明威以凝练的语言、简洁的情节,给读者创造一种意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去发掘作品隐匿的“八分之七”,即人物的情感和作品深邃的思想。这种含而不露的笔法是作者“冰山原则”创作理论的完美体现,它扩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朦胧了作品的含义,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旨和寓意,达到厚积薄发,意到笔不到的艺术神韵。  相似文献   
9.
黎跃进  王阳 《东方论坛》2012,(4):80-84,115
夏目漱石在成名作《我是猫》中,通过引用、化用、临摹、整合等方式,运用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材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夏目漱石很高的汉学造诣。将《我是猫》中中国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还原到明治时代,联系夏目漱石的思想和文学观念,可以看到夏目漱石创作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猫论”     
邓小平同志著名的“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论断,坚持了真理的客观性,坚持了实践标准。与只求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猫论”寓意深刻,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