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0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660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1077篇
理论方法论   313篇
综合类   7112篇
社会学   325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结合州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自主创新与消化创新相结合的恩施州科技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创新 ,而创新源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笔者从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入手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速度慢,剖析了企业主体、企业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运作方式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等四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创新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此必须进行教育哲学、人才模式、教育组织与教育制度创新 ,才能自觉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组织与创新     
组织是资源集中使用的制度安排 ,创造了新的扩大了的生产力。组织是创新的制度保证 ,它具有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能力 ,抗衡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创新扩散的品牌效应。创新塑造了适应创新的组织模式 ,表现在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性能适应性和组织运行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与时俱进、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针对我国现存实际就业状况及劳动力素质状况,应对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要求,提高劳动力素质应是解决目前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沈阳自主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创新型城市离不开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有效的政策安排,不断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对加快沈阳的发展,加速科技创新进程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沈阳自主创新亟待投融资体系的完善,着重分析了沈阳自主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沈阳自主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谭献是晚清一位词学大家 ,在继承常州派张惠言、周济词学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创作和整理词集的经验和心得 ,提出了新的词学观点 ,进一步完善了常州派词论 ,对中国词学理论有杰出的贡献。谭献的词论主要有 :一、继承常州词派的观点 ,继续推尊词体。二、在词的创作方面 ,提倡比兴柔厚。三、在词的鉴赏批评上 ,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著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