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权利泛化"意指一种缺乏法权基础的社会现象,兼具描述性和规范性."强权利泛化命题"主张权利泛化是一个伪命题,不仅因为它与权利膨胀、权利滥用以及权利冲突存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也因为权利泛化在正式法律场合不可能存在,而在公共辩论中也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权利成本以及权利乌龙引发出的权利指责无论在道德还是政治层面都更难以对权利的内在价值构成挑战.每一次权利实践都是一次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操练,作为一种警醒的权利泛化反而提醒我们要继续尊重和捍卫权利.  相似文献   
2.
ChatGPT作为一种具有非凡信息获取能力的聊天机器人的出现,瞬间引发了人类智能技术节点意义上的革命。在人工智能的大力加持下,ChatGPT必将造成一系列信息技术社会后果。只有充分发挥人类的实践理性并适时地建立相应的未来伦理规制,才能应对这一人工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从后果主义的观点出发、不断回答和尝试解决ChatGPT“随附的”伦理问题,乃是符合信息技术社会规律和算法逻辑走向的明智选择。正确地处理好“GPT化生存”问题和人机共存关系,不仅需要国家技术力量的增强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坚定重建网络美好生活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4.
Consequentialists and deontologists alike tacitly presume that moral decisions should be reached from basic assessments of theoretically set moral value. The presumption they share, I argue, is seriously mistaken. We need to distinguish two general methods of reaching moral decisions, that of the moral fundamentalist and that of the moral technician. Moral fundamentalists and technicians differ in their methods, but not in their aim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general methods of ethic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consequentialism. I maintain that a consequentialist may be without inconsistency a utilitarian fundamentalist and a deontological technician. I suggest that when we pay heed to our epistemic constraints, we have strong consequentialist grounds for adopting this unusual position.  相似文献   
5.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后半部分则认为人们可以追求行动最大化好的后果,但并不应把后果主义的原则应用到一切行为之中,同时认为,行为者有自己的特权,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放大M倍来为自己辩护。谢弗勒的“混合理论”两个方面都受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对后果主义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把道德圣人理解为一个为了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的人,那么苏珊·沃尔夫在其198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中论证了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主张。第一,一个人可以理性地拒绝成为一个道德圣人;第二,道德圣人是一个在道德上高尚的令人尊敬的人。本文将这个隐约的困惑称为“道德圣人难题”。我们首先检验和批评沃尔夫为这个难题提出的解答,然后指出道德圣人难题与众所周知的反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苛求难题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最后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的后果主义观点,并展示这种理论可以同时解答道德苛求难题和道德圣人难题。  相似文献   
7.
伯纳德.威廉斯在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的结构分析中指出其责任原则的显著缺陷是冷漠与消极,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导致功利主义把价值赋予事态而忽视个人分离性,而过度的道德义务要求使个体与自身道德情感及行为相异化,破坏了行动者的道德完整性。虽然威廉斯的功利主义批判饱受质疑,但他对人性、品质的重视与对个人生活意义的关切,切中了功利主义的要害,敞开了走出现代道德哲学困境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vage's sure thing principle and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We present two classes of results. First, we show that, under a consequentialist axiom, the sure-thing principle is neither sufficient nor necessary for perfect information to be always desirable: specifically, under consequentialism, the sure thing principle is not implied by the condition that perfect information is always valuable; moreover, the joint imposition of the sure thing principle, consequentialism and either one of two state independence axioms does not imply that perfect information is always desirable. Second, we demonstrate that, under consequentialism, the sure thing principle is necessary for a nonnegative value of possibly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ough of course the principle is still not sufficient). One implication of these results is that the sure thing principle, under consequentialism, plays a somewhat different role in ensuring dynamic consistency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than does the independence axiom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相似文献   
9.
后果主义是当代规范伦理学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伦理学理论。然而,后果主义实际上是多种后果主义伦理学理论的统称,动机后果主义和德性后果主义就是其中的两种。动机后果主义认为,人的行动(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的后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亚当斯通过案例讨论了动机对于后果的复杂影响。德性后果主义则认为,人的德性品格对于行为好坏(善恶)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莱夫提出一种品德只有产生更多的善而不是恶时,这样的品德才是德性。动机后果主义与德性后果主义都注重从人作为行动者的内在方面来进行行动后果的起源追溯,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伯纳德·威廉斯强调哲学必须直面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他批判以往哲学回避现实,特别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恶劣的方式将生活简单化,忽视了个人情感、规划和运气对伦理生活的影响。他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消极责任特征,批判功利主义忽视了个人分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完整性的破坏。威廉斯强调个人是情感需要、功利偏好和理性能力的综合体,主张应该从人的主体自身出发去思考道德问题,认为重要问题是人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威廉斯的批判是强有力的,对功利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