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8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2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71篇
丛书文集   2992篇
理论方法论   828篇
综合类   15526篇
社会学   1064篇
统计学   32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217篇
  2012年   1479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274篇
  2008年   1340篇
  2007年   1765篇
  2006年   1737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437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1078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社会发展,不是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而主要是运用逻辑手段,对复杂的社会发展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社会整体发展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为了对社会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从社会、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历来都是哲学和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方面的有关问题,并且选择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引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演艺的灵魂,旅游演艺即为通过对真实的地域文化进行抽离、截取、裁剪等艺术性加工所形成的具有舞台美感的旅游表演,并使真实的文化转变成舞台上的文化。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于文化真实性的关注角度存在一定差异。旅游演艺在对地域文化进行艺术加工的同时,也在对地域文化进行着解构与重构。地域文化真实性在解构与重构过程中发生改变,也使得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文化真实性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尽管地域文化真实性因旅游演艺的介入而发生变化这一客观事实引起了一定的悲哀性慨叹,但总体而言旅游演艺重构或生产"新文化"这一过程既是美好的现实,更是美好的"真实",另外,这类"新文化"同样值得尊重,其是地域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真实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We consider a method of moments approach for dealing with censoring at zero for data expressed in levels when researchers would like to take logarithms. A Box–Cox transformation is employed. We explore this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linear regression where both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censored. We contrast this method to two others, (1) dropping records of data containing censored values and (2) assuming normality for censored observations and the residuals in the model. Across the methods considered, where 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primarily in the slope parameter, estimation bias is consistently reduced using the method of moments approach.  相似文献   
6.
尽管“道德缺失”是转型期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但当代的“道德缺失”现象并非严重到了危机阶段,中国古代也不是“道德天堂”。今天的道德困境可以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问题的解决,需依靠有效的维护机制作为保障。落实到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The landscape of political humor and satire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it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relevant aspect of our culture. Although scholars have been actively trying to capture this change, majority of the existing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humor and satire in politics still reduce these phenomena to mere genres or rhetoric tools. In addition, they provide insufficient accounts concerning the reception of humor and satire, and neglect to interpret and explain what they communicate. In the articl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umor and satire outside of a political context, followed by an overview of studies discussing humor and satire in politics through their applications in social movements, as leadership tools, and through their manifestations in mass media has been presented. Lastly, a cultural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o the field has been introduced.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approaching humor and satire in politics through a structural hermeneutic method of the Strong Program will enable us to recognize and treat political humor and satire as autonomous and complex cultural systems which carry an internal power to move people.  相似文献   
8.
随着房地产调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青睐。城市综合体作为商业地产的典型代表以其多结构多层级的功能组合迅速提升区域价值而拥有了“城中之城”的美誉,在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大量涌现。但城市综合体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9.
池田大作提出把人的心与心联结起来的“精神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道路,从他坚信“内修”的东方文化价值、身体力行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重视民众力量和价值三个方面,可以领略池田大作旨在通过沟通东西方文化、推进建立和平世界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