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838篇
社会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科学地阐明了重视科学理论、加强理论武装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探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力的路径,是贯彻《意见》精神、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波 《南都学坛》2002,22(1):56-59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明清时期的格调理论 :1 追求“自然浑成”的诗歌审美理想 ;2 注意辨识诗歌体制、风格特点 ;3 高度重视诗歌的方法、技巧 ;4 强调灵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舞自身的多变性、个性、原创性特征,与大学生开放活跃的心智、健全的体能、强烈的好奇心等身心特征有相通之处;现代舞的训练机制注重自我创造的内涵,能启发大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创建意识,催进创造性的培育;现代舞的多变独创魅力还可以在审美观念上引导大学生突破传统审美观念束缚、树立宽容豁达的理性精神,以个性化的参与去引发创造.所有这些,均与素质教育的创造目标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袖"舞是东方舞蹈的一大创造."袖"的运用,除延长了人的肢体,大大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外,还通过舞者手臂、手腕、腰腹、身肢等不同力量、不同幅度的运动,使"袖"缭绕空际,变幻着无数的形态,其传情丰富、鲜明,超过了许多表情手段."袖"的徐缓、抑扬、飘忽、回旋所产生的形式美,完全可以把人们引入一个非物质的境界之中,赋予"袖"舞以人文精神内涵和意蕴,展现了"袖"舞的魅力和光环.  相似文献   
5.
The study investigates European American and Taiwanese grandmothers’ folk theories of childrearing and self‐esteem, building on an earlier comparison of mothers from the same families. Adopting methods that privilege local meanings, we bring grandmothers’ voices into the conversation about childrearing,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ntergenerational nuances in folk theories. In each cultural case, 16 grandmothers of 3‐year‐olds participated in in‐depth interviews that wer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local communicative norms. Although self‐esteem emerged as a central organizing concept in the folk theories of European American mothers, grandmothers spoke in two voices, either echoing their daughters or invoking a counter‐discourse of wariness towards self‐esteem. By contrast, Taiwanese mothers and grandmothers resembled one another—but differed from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in treating self‐esteem as peripheral in childrearing.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consensus that self‐esteem is a culture‐specific childrearing goal and suggest that the European American tendency to valorize self‐esteem varies by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6.
节奏是舞蹈动作在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础。舞蹈节奏感是舞者对节奏作出的某种反映和感受能力,是凭借人的形体运动和动作组合体现出来的。舞蹈可以没有音乐陪伴,但却不能没有节奏,舞蹈动作的本质永远是有节奏的运动,舞蹈的神奇莫测和千变万化是由节奏创造出来的。节奏来源于生活,生活节奏要经过艺术化的转化方能成为舞蹈节奏。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原生态的舞蹈样式广泛传承于各个民族之中。本文以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主体民族的民间舞蹈为审美对象,归纳出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民族性、民俗性和宗教性特征,并对它们独具魅力的审美内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论"养气"说之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气”说源于儒、道哲学上的“养气”论 ,是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古代文论“养气”说的发展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等四个历史阶段。在历史发展中 ,“养气”说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涉及到作家道德人格之修养、创作心态之培养、艺术才能之习练、艺术个性之发扬、人生阅历之增广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间舞蹈寓于民俗文化之中。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体现 ;民间风俗又为民间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并提供了内容、气氛以及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看一个舞蹈 ,了解一个民族。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 ,将舞蹈艺术与民间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使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互相渗透 ,互为依托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教育的本质入手,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依托个人在亲身工作体验中的感受,阐述了舞蹈教育中所体现的审美教育以及怎样在舞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几方面的问题,说明了舞蹈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所占有的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