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as the image of Che Guevara lost its power to evoke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face of pervasive commodificat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is 1960s political icon has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power of the market to shape collective memories. Meanwhile, antisystemic movements of the left continue to erect his image at protest events. In light of this contest over how Che Guevara is remembered, we investigate,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Spanish citizens, who is most likely to recall him. We find qualified support for the theory of generational imprinting—Che is more often recalled by those generations who saw him rise to prominence during their formative years, although prominent as a collective symbol rather than as a living person. Our results also corroborate the claim that historical figures or events are more salient for, and therefore more likely to be remembered by, some subgenerational units than others. Thus, although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in general more likely than their elders to recall Che, he is most frequently remembered by the highly educated leftists who espouse postmaterialist and posttraditionalist values and identify more with their local regions than with the nation of Spain. These patterns suggest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dire predictions of mass culture theorists, the memory of Che Guevar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tied to markers of social, ethnic‐region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
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言禁忌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中国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语言魔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语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大脑的联想机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要联想基础的语言禁忌的形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禁忌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副语言符号的汉英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又称辅助性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述了副语言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副语言符号的笔译原则.  相似文献   
4.
十二生肖是一种颇具内涵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以人之生年定所属动物。我国远古的图腾崇拜是十二生肖的滥觞,而干支的创制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则是十二生肖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三生万物”是道家思想,其实,早在道家思想产生之前,汉字构形中早就已隐含“三生万物”的意识。通过对有 关汉字的分析说明汉字产生之初即已有此种概念,这对于了解汉字和哲学史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的数字网络媒介语境中,用图像符号进行叙事表达渐成主导。文学文本中的图像符号的功能也在扩大,有的图像符号在文学文本中主要起装饰美化和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有的图像符号的叙事功能已经无法被语言文字取代。图像符号作为文学的辅助性符号,与语言符号一同在文学文本中组织叙事,这不但影响了文学文本的形态和审美,对文学的形态、形象和意蕴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论述了中外大学校徽案例中建筑符号的不同表征方式和特性,显示了校园建筑彰显学校特色和品质,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性中凝炼出图像、指示、象征等表征方式的建筑符号,运用到大学校徽的设计中,使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利用建筑本身的物质空间、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去展示和传承校园文化,积极构建大学品牌形象,并使其成为一所大学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对于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特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我国存在多部门立法、多机构管理的混乱局面,使我国地理标志被大量冒用和滥用,地理标志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所以有必要对地理标志采用专门立法保护模式,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建构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世纪之交我们党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历史使命的深刻分析,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指出"三个代表"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涵,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是一个复杂的悖论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更是诗人寻找"客观对应物"而"间接地表现他的个性"的经验之谈.艾略特追求和提倡的是把染有个性的想像转变成无个性的艺术真实."非个性化"悖论蕴涵了个性与非个性即特殊与普遍、复杂与纯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