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深刻剖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权力资本化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揭示了权力资本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及附庸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本论文还提出了遏止权力资本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即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前提和坚持不懈地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In 2015, Lusophone Africa celebrated 40 years since independence. Portuguese colonies in Africa became independent in the aftermath of two orders of interlinked events. The first was the fierce-armed opposition to the colonial order – through the action of nationalist movements and nationalist thinkers such as Amílcar Cabral – which escalated after 1960 when French and English colonies in Africa were achieving independence. The second was the Carnation Revolution, in 1974, which, despite having taken place in Lisbon, had powerful reverberations across Portuguese Africa. Here, I argue that the Carnation Revolution was a by-product of the emergence of nationalist movements in Africa, when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popular uprisings there could not be won by conventional armed struggle. Or, to put it slightly different, anticolonial struggle in Africa opened the way not only for the end of Portuguese rule on the continent, but also for the demise of dictatorship in Portugal itself.  相似文献   
3.
李延明 《学术界》2012,(5):115-119,286,287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为了镇压资本家阶级的反抗和按新的方式组织社会,保留国家机器是必要的。然而,在自我赋予执政权力、自我传宗接代、一党专政的条件下,已经夺得政权的党如果不下力改造这种国家机器,却会成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官僚特权阶级,同无产阶级相异化。在中国大陆现有的条件下,要想除去国家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必须推行政治民主化。兑现宪法已有的民主承诺应该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的国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论《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这一国体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时代功能和历史任务等方面作出了科学论证和准确判断,这一著作的科学思想对当时及现在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丽君 《学术探索》2007,1(6):38-44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专制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堡垒。它对于我们思考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意义和批判警世价值。在现代政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认真剔除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吸收其精华,科学地对待外来政治文化遗产,对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有价值、合理的成分应大胆地借鉴和利用,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内容应予以深刻的检讨和批判,努力培育出适应现代民主政治需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6.
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以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受的殖民侵略与独裁统治为背景,描写了多米尼加流散群体受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创伤。小说中过去与现在交替、人物的"缺失"与"再现"并存,不仅重塑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历史以及奥斯卡家族历史,还展现了流散者在美国遭遇的文化冲突与边缘化境遇。种族、阶级与文化差异以及无法逾越的他者身份造成流散者的文化归属与认同陷入困境,而多元的文化背景使杂交性的文化认同成为渴望寻找自己文化定位的流散者的一种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秋白在党的幼年时期提出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 ;大革命失败后 ,又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同时他还宣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看似完美的美国政治体制实际上隐藏着一些弊端。在一个缺乏法治传统和民主氛围的国家里,它常常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导致行政首脑的专制独裁和政府的低效率,并且不利于政府的主动变革。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各种教科书都归之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殊不知,这一提法的首倡者恩格斯只是在举例子的语境中才这样说的。因为,马克思自我认定的一大发现——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在恩格斯的两个伟大发现说中占有位置。所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马克思盖棺论定的评价是,有永垂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而言,马克思至少有七个伟大发现:(一)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路径;(二)劳动;(三)人类社会历史的工艺学基础;(四)无产阶级专政;(五)劳动人道主义;(六)剩余价值;(七)唯物史观。这七个伟大发现的实现,有着历时性先后顺序,在内容上也存在着逻辑层次关系。而在七个伟大发现中,处于核心、基础和本质地位的,是马克思对劳动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应,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解决自身矛盾的本质力量,是和谐社会能有生机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有不适应、不和谐的相互矛盾的方面,总体来看,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动态结合点,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驱动作用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朝着共产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