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黑箱方法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的特异实质结构至今尚未探明 ,但已初步研究掌握了经络现象的规律性。古代和现代对于经络的研究常有黑箱方法的一些最基本特征。现代系统科学的黑箱方法 ,不是直接考察经络的内部结构 ,而是利用外部观察和试验来考察经络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 ,研究经络的功能和特性 ,探索其结构和机理的科学方法。现代经络黑箱方法的研究 ,也为经络诊断和治疗提高了精确性和有效性 ,并为经络的实质结构研究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的失落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大学精神的失落是当前我国大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剖析其各种表现之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就如何重建大学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日文中存在着许多字序逆转的现象。要准确的理解和翻译 ,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掌握其内在规律。中日文中存在的字序逆转现象不是随意产生的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中日文中字序的逆转现象是两国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编辑本质的研究及其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编辑本质的研究异彩纷呈 ,众说莫一。文中认为对编辑本质的认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是 :对编辑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编辑现象充分描写基础上的内在联系的抽绎与提升 ;编辑现象的描写应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以不同的线索来进行 ;与编辑劳动相关的因素有宏观、微观 ,内部、外部 ,决定性、非决定性之分。  相似文献   
5.
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日趋成熟.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该通过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通性——危害社会秩序;特性——影响体育发展.同时尝试给出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6.
性虐活动是欧洲古往今来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时有隐现,小说中加西莫多受鞭刑和克罗德观看对爱斯梅哈尔达的拷问并自虐致伤等情节隐含着性虐色彩,这和渗透在欧洲绘画雕塑中的性虐艺术趣味相似,透现出一种苦乐相生、痛快相承的残酷痛苦之美。  相似文献   
7.
隐士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隐士有其不同的特征,隐士对当时历史、政治、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界定,但大多难以涵盖语法化的各种现象和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与类型学、构式语法等语言学前沿领域相结合,不断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法化的内涵加以梳理并对语法化的核心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透视双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双语教学的概念与本质,并依据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对现行的英汉双语教学现象进行讨论与分析。同时,从双语教学现象中反思现行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学术界的批评气氛颇为浓厚,但也出现了些不良现象:目标散乱,重点不突出;批评的态度不正常;参战者少、旁观者众;学术管理机构、学术行政领导对有学术道德问题的学者态度暧昧.要发展正常、健康的学术批评,要建章立制,规范学术批评活动;要肯定和支持学术批评的成果;要开辟更多的新阵地,提供更多的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