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按照其与政治、宗教和道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专业性法、政治性法、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四大类型,其中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属于传统法的范畴,专业性法和政治性法属于现代法的范畴。世界各国法不可避免地发生汇合,现代法正在影响传统法。对于第三世界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来说,法的现代化是这些国家法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学界所开创的研究范式,始终主导着企业跨地域与多元化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前沿,但并不全然对症中国问题。中国学界在相关研究中表现出力求创新的努力,但管理学的"中国范式",还远处于萌芽之中。构建创新的融合中西适应本土企业持续成长的管理学范式,中国学者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IAPC版教材是儿童哲学应用最广泛的教材,但我国学者对此套教材的內容分析不足,各学校又在未做充分了解之情况下,草率地搬出"中国国情论",拒斥其实践上的应用。但我国部分学校已开发的校本教材,却充分利用了多元文本,适应了儿童哲学教材的国际发展趋势。为推动儿童哲学之健全成长,未来有必要在加强对IAPC版教材之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现有材料适当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共和民主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体,是中国近代杰出政治家的共识与选择。共和强调政府的公共性、公平性与中立性,主张在民主基础上公权制衡。共和的核心理念是“天下为公”。市场经济主体是多元的,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应是政府自觉地培育多元主体的过程,多元之间不是敌对关系,解决的方式是由多元均衡达到社会和谐。公共权力体系应向代表性的阶层、群体或集团全方位敞开,从而达到多元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差异性社会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及改造社会方法的创新特质。差异性社会理论是解读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分析语境,差异性社会应当是良性发展的和谐社会,其发展伦理在价值观念、效率伦理、公民伦理这些方面为包容性增长界定规范性维度。差异性社会的道德冲突化解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多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要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必须改革过分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分层分类和开放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资源和非课程资源,丰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建设开放包容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专业化或多元化经营战略模式选择是由其内生的经营逻辑理念主导的。随着推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逻辑不断演进,以资产组合、协同效应和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理念都曾在某一个阶段主导过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的选择,但由于对客观规律认知上的历史局限性,上述多元化经营理念都存在一定的逻辑误区。依据层次对抗与竞争优势的层次互动模型理论建立起来的基于资源观的多元化经营理念能更恰当的反映现实条件下的企业运营规律。  相似文献   
8.
整个社会认知的多元化使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个性化使得当代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审美观念,这就造成了现代设计没有单一的衡量标准,创造空间更加广阔。认清多元化审美需求产生的必然性和进步性,把握时代对设计艺术的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中更好地体现当代人的审美理念,是适应时代需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的经济学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可以运用多元化研究范式。研究者不仅需要考虑组织层面的角度,而且还应从经济学角度之外的心理认知、社会、政治、法律等多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范式的转换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对于城中村改造的实践各地均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城中村,住宅建筑情况大多良好,盲目采取大城市建设城市型居住区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村落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群居方式,是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中村作为原始的村落,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拆迁观念,以村落保留为基础,挖掘村庄特色,更要树立多样化的城市发展观念,改善基础设施,循序渐进,达到城市与乡村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