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6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25篇
丛书文集   1674篇
理论方法论   457篇
综合类   9390篇
社会学   373篇
统计学   2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986篇
  2004年   1002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ong Range Planning》2022,55(1):102069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embedded in the emerging economy context, we focus on what role the government plays and how that matters to open innovation (OI)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linking the OI literature with the nation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literature to motivate our research question, we propose a statist-based OI view to differentiate diverse government roles, investigating how government adopts roles in a combined way to push OI in stag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governmen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maker for OI. Specifically, the government plays various roles as commander, protector, cultivator, and intermediator, reflecting state activism derived from nation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o construct institutional-level OI for domestic OI activities, and inbound and outbound OI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We find government can deliberately and strategically use its diverse roles in a combined way to push OI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the industrial evolutionary process over time.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OI literature and integrate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literature with the study of OI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to explain the origin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state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由于缺乏权威的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学者们一直面临"数字经济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尴尬境地。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并实施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的分类标准,对各省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利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了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时空特征。研究发现,2009—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猛,各项子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比较而言,数字要素驱动业发展速度略低于其他三个子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东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南方优于北方,而且区域不平衡有持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情况、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等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或决定性的作用,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又必须积极地发挥作用。本文分别从早期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6.
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乡约是传统社会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乡约最初形成于中国,后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成为东亚社会共同的法律文化传统。传统中国的乡约有其时空性、价值性和法律性。乡约不是国法,但在乡民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法的作用,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构造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内贯一极二元主从式多样化的文化原理,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理念相契合。近代以来,乡约总体上呈现出消解的趋势,但至今仍有各种流变形式,认真对待,合理改造,必有益于中国类型法治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5月4日叙利亚政府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10号《鼓励外商投资法》以来,叙利亚经济发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叙利亚政府于2000年又颁布了专门修正《鼓励外商投资法》的第7号法令,努力使之成为阿拉伯地区引进、吸收、利用外资最为优秀的法律之一。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开放是一国融入全球化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WTO条件下对成员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入世后证券市场监管将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一些今后证券市场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Zhou  Min  Cai  Guoxuan 《Qualitative sociology》2002,25(3):419-441
Qualitative Sociology - The upsurge of Chinese language media—publications, radio,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mirrors the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diversity of the...  相似文献   
10.
经贸英语对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业务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WTO后和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外贸业务更加频繁,国际贸易业务知识已渗入日常的商务活动之中,外贸活动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必将刺激经贸荚语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外贸函电中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商务活动中的信息高速公路,电脑购物、电子货币和智能卡等,使得经贸英语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优势。本文对这些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