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围绕美术形象瞬间性与永恒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美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及其相关审美属性。探讨了美术创作中如何自觉运用艺术辩证法,更好地去创造符合美术自身审美规律的美术形象,并论述了认识掌握这些审美规律对于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子》,是儒道兼宗的著作。该书卷八《明权》篇是中国权说思想史上一篇重要文献。该篇在权变方法的内含、特质、原则和条件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反经合道”说、权变“反归”说、权变“道理”说、权变“大义”说和权变“贤哲”说。《刘子》的权说承袭的是汉儒解经传统,与宋儒朱熹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公共性话题,作为时代的症状.反应为公共的身份焦虑在文学空间的投射.从而混淆时代性与公共性、文学空间与公共空间、现实确认与文学反讽的界限.就表征形式而言,文学与公共性存在着刻意的刺离,但其内在的关联在于,整体意义上的文学与古典政治学的向度并无多大差异,表现为对永恒、价值以及真理的追问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曹丕《典论·论文》所云“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长期以来被作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新观念予以肯定。本文通过对曹文中“文章”、“不朽”等概念的语义分析 ,指出曹丕的文章不朽观与汉人一脉相承 ,主要重视的是能“成一家之言”的论著而非表达性情的诗赋 ,并无与今人类似的纯文学观念 ,因而也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当然 ,由于时代的变迁 ,曹丕的文章不朽观对于强化文章价值理论和文章体式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促进传统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 ,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传统时间意识与西方时间意识之间所显示的差异为线索,以揭示时间意识所模塑的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方式。时间意识是一个文化体将世界、民族和个体生活纳入可靠形式结构中的基本模式。因此,时间意识应该被看做是审美和艺术的形式动力机制。时间意识由本源时间,即人的存在的展开或生命生成的展开,和被表征的时间,即一个文化体对本源时间的刻写、度量、呈现和控制所表征的时间所构成。在古代,从古希腊起,西方的时间意识以建立永恒观念以及永恒与世俗时间现象之间的矛盾为特征。但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形成永恒概念以及永恒与世俗现象之间的冲突,而是形成了生与息双面体循环的时间观,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或道被认为就是时间的本源,并在时间之中。这样的时间意识模塑了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方式:对人的生命时间之流的敏感,并从时间之流变中汲取诗情和灵感。  相似文献   
6.
埃德蒙·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使他被后人誉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诗》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赞颂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格律上运用自己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时间的突出特征是线性上升,不断进步直到终点。后现代时间战胜了空间的同时也从空间义务中摆脱,不再指向永恒,伴随着空间的碎片化,时间也瞬间化,对技术和速度的迷恋成为时尚,消费时间取代了生产时间,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达成一致,人类对身体、爱情、艺术和幸福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艾米莉迪金森的1775首诗中以"死亡"为主题的有600余首.她理想美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对生命意义的困惑是其死亡诗歌的动力源泉.通过细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几近疯狂的感觉想像瞬间体验死亡的虚无与永恒,从而进发出艺术灵感和张力,创造出奇美诗篇.对宗教上承诺的"死亡实现完美"的向往和对死亡的现实恐惧矛盾地统一在她的诗中,诗歌语言表达到自如表演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经由道家哲学与21世纪人类文明的对比,凸显文明中严重的文蔽问题,并应用笔者近十余年来所提出的道家式的存有治疗学,给出治疗的可能。本文依循《道德经》的四大,阐释人在三才中的处境,并进一步诠释地的具体性生长,天的普遍性理想,道的总体性根源,从而关联成一种自发性的和谐。通过文明与文蔽的对比,指出话语的两面性,进而指出须由话语归于存有,由言入于默,这是一个消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治疗与批判的过程,其最终必然指向和谐的融通。人们经由致虚、守静,自能让万物并作、归根复命,经由道家思想,将发现如此可以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人类文明因之可以共生、共长、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0.
在爱情小说杰作《中暑》中,布宁试图透过个体爱情的浪漫与现实、欢乐与痛苦、短暂与永恒三种冲突对立的情感体验,折射出爱情的永恒意义,以此揭示人生命情感的悖谬本相,从而传达作者矛盾的爱情观——爱情是上帝赐予人类无上珍贵的馈赠,是人本性世界中最神圣的情感;爱情是交融着人类情感的两极——至高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体,它既能激荡人心,给人带来无比愉悦的感受,又能将人抛人痛苦的深渊;在情感跌宕起落而引发的精神升华和情感洗礼中人会实现对生存真谛的醒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