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当代一些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其创作思想和作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她们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作者对这些所谓美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的批判少有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大都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讽刺、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以及颠来倒去的武断的断语,完全背离了文学批评的真谛。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批评的本原上来,真正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浪漫是湖南现代话剧作家创作的一大风格,该风格的产生与湖湘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奇山秀水以及浓厚巫傩风尚的滋养与孕育下,湖南现代话剧作家或将丰富想象力投注于作品,通过非常态情节的叙述令其呈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或借助爱情故事和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痴情男女形象的描绘,表达崇情尚性的情爱观。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湖南现代话剧作家笔下的浪漫还表现出集融地域文化与时代风雨的别样形貌特征,如直白抒发情爱欲望,表现主体精神自由“灵”与社会现实“肉”间的分裂与矛盾等。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人的网络写作越来越普遍,大多以非功利的"民间"立场、"性灵性"写作特点与多元文化视角独树一帜。网名"寒胭"者写作中对家国文化传承、城市现代化进程、人性变异与现代人精神实质的追溯与揭示颇具代表性,其感伤情结、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体现于哀国、殇城、感人、忧世四个方面。此类写作的意义在于,当一个民族身为"弱国"的历史未过百年,被强势文化浸濡的现状尚在延续,物质的发展建构在一定道德文明代价的付出之上,而多数人已在现代化进程中麻痹自满时,作为愈是远离而乡情愈重的海外儿女,他们的民族危机意识对"人的存在"与"现代化"真正涵义的质询与考辨,无论是对于祖国民族道德传承,还是精神物质文明建构,均有着弥足轻重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山药蛋派的研究整体而言,不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但仍有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出现。在流派研究方面,苏春生、席杨、傅书华、张恒等或对流派作全方位的评述,或提出卓有见地的观点。作家研究方面除赵树理外则更为贫乏,但段崇轩的马烽研究值得注意。着眼于将来,山药蛋派研究仍然有颇多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6.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s a commodity and writers as professional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rgentine writer Claudia Piñeiro’s Betibú (2011), which follows the story of an Argentine crime novel writer who becomes a ghostwriter after her latest novel receives harsh reviews for being considered commercial rather than literary. I argue that the novel in question points out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industry on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ry writing,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literary criticism to look into everyday relations between readers, authors, and editors.  相似文献   
8.
前汉梁王刘武以好客养士知名,投其门下的羊胜、公孙诡、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乘、路乔如等赋家,形成了蜚声赋史的“梁园”作家群。严忌约生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卒年不详;邹阳约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卒年不详;枚乘约生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司马相如生于汉文帝刘恒后元二年(前173),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公孙诡、羊胜生年不详,二人同于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受命自杀。公孙乘、路乔如二人生卒不详,仅有赋作传世。以上梁园诸赋家可以考出之行迹、作品,均编年系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散文发展演变阶段或时期的划分,应注意从作家创作、散文自身和散文文体三个角度审视,其中从作品自身的状态体认散文发展演变的规律较为适当;对散文内容的安排,应当循序渐进而不是跳跃性的内容缺失;散文史作家选择的不一导致散文史撰述作家层面上的不平衡,影响对散文史流变的体认;散文史引用的作品,谁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客观上形成散文史撰述不同的文本走向,继而有了作品层面的不平衡;散文作品艺术特色的评价见仁见智实属自然,但或东或西及同一文本的不同评价易让读者迷惑,撰述者需寻求评价的客观性;散文流派的论述,分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共性,合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个性,显然需要将分论与合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辞赋与骈文入散文史素有分歧,它本是不同散文观念的结果,而文体限定性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使撰述者的论说往往有一定的程式,缺乏活力.因此,重写散文史成为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萧乾是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员,也是京派文学的重要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他以这个刊物为依托,组织起了一支强劲的书评队伍。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证明了京派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与影响。并有力地传递着京派作家的文学理念,即保持文学独立性,坚守“独立”和“公正”的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