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2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3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制度性特征 ,以及在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提出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推广应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房产典当及其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产典当,性质上属于营业抵押,是典当行为了确保在当期届满时出当人归还当金本息,对于出当人所有的不转移占有的不动产当物所设定的一种担保;应在未来的《物权法》的“抵押权”中增设“营业抵押权”的一般规定,并出台一部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法《典当法》,以具体规定房产典当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抵押,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揭示房地产抵押的主体、客体、特征、方式,以及估价、清偿、再抵押等诸多的法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抵押制度提出立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燕 《学术交流》2004,(11):74-77
目前,在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着抵押贷款规模过小、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不宽、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信用制度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模糊预警模型,给出预警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特征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能促进农地资源有效利用 ,提高农地利用的效益。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农地抵押金融制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应消除现有法律上的障碍 ,设立类似于外国土地银行的政策性银行 ,主管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制度 ,但在具体的抵押权规定方面 ,如对土地附着物的效力及抵押权实现方面应与一般抵押权制度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从农地制度的角度,阐述了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影响,分析了现行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一些障碍因素,提出了创新农地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日益突出,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养老的需求。作为避免老龄化危机的有效途径,反向抵押贷款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章分析了在我国实施反向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了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不同规模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阳市427户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三类不同土地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房屋价值、社会资本、对贷款政策了解度及土地规模差异均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收入与房屋价值是影响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共同因素,土地规模是影响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最为直接的关键性因素,随着土地规模增加,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更注重农户个人信用程度、社会资本和风险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