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3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73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2907篇
社会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客家民间信仰不仅是客家人精神信仰层面的体现,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开发历史以及后来的发展,是客家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展现.本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材料为基础,试对民间信仰与客家地区开发,以及客家族群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李觏的诗     
李觏的志节与境况,决定了他的论诗主张,其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类:交游、时事、咏史、咏物、写景、咏怀。颇受皮日休、韩愈等人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这种同与异和宋诗风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林庚白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之一,研究近代文学的学人往往简单地视林庚白为宋诗派成员,但事实上宋诗不能涵盖林氏一生诗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貌。从早年对同光体的追慕到后来对宋诗派的反叛和超越,林庚白对同光体宋诗派理论的内省与改造体现在藉诗写史的自觉性,情绪与情感的现代性以及以社会主义者之身世与怀抱而为诗三个方面,为传统诗词创作注入了新的精神  气质和思想内涵。其五四以后的诗作也显示了旧体形式的诗歌在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渗入时代精神的条件下的内在生命力和创作实绩,不应为近现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传统壮族文人的文论在全国影响并不大,但是否就因此而没有价值和意义?尽管受到汉族文人文论的巨大影响,并因此还具有滞后性,但传统壮族文人文论的存在仍有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表现为:它是对传统壮族文人文学创作的总结;它是壮族民间文论的发展,是壮族人民对文学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它是对全国文论的一种丰富。在这三个方面,它有着别的文论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种音乐表现要素的音调,体现出有着共同语境和文化渊源关系人群的音乐语汇特征。弘扬民族多元文化,构建视唱练耳课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它能够培养学生体认民族文化的音调感。在选材和教学观念上,应突破欧洲大小调式的局限,深入挖掘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丰富多样的调式资源。透过大量生动的视唱实例,以及听辨、听记等练习,从丰富的素材中提炼不同民族原生态民间音乐最具典型意义的特征音调,培养学生对这些特性音调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全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精神和情操。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收集了《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中的民间竞技与游戏的语言材料,通过古代突厥语民族的赛马、射箭、马球、达瓦孜、投掷等体育竞技与游戏,试图再现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概貌。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在甘肃原生态民间美术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两大因素不同程度的蜕变使民间美术正面临着被逐渐同化甚至日益消亡的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针对甘肃民间美术的地域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立场来思考当前甘肃民间美术在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体认和本土化定位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