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94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寨堡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性聚落,其修筑的时间、空间皆与区域的战争形势有着较大关系。清代四川省由于多次大规模战乱,迫使乡民修筑了数以千计的寨堡。寨堡的命名主要可分为因自然地理条件和因人文社会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地形、水文、土石、植物等,后者包括姓氏、寺观、神祇、嘉名、人物、神话、形象、纪事等。寨名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寨堡的选址、用材、作用、历史、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舟山灯塔历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塔一般位于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只的航行方向。灯塔大都类似塔的形状,透过塔顶的透镜系统,将光芒射向海面或河面照明。舟山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东海洋面上,自古有“江浙之门户,四明之藩篱”之称,历史上就为中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为保障海上航行安全,舟山很早就设立导航设施,到清晚期,随着航线的日益繁忙以及导航技术的发展,舟山设立了众多的近代灯塔,这些灯塔大多保留完整,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3.
《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一部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作者尹湛纳希生活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国力的衰败。当时蒙古族社会上层阶级安于现状 ,麻木不仁 ,而且整个蒙古社会信奉黄教 ,百姓们为了来世的利益 ,牺牲此生的事业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进取心。为了重振蒙古民族英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青史演义》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蔡和森重视社会调查活动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蔡和森社会调查活动的历史背景、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屯堡乡民社会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网络原创文学不大气和网络写手生存的文化背景有关,其原因有写手过于贴近生活、缺乏必要的反刍过程和写手缺乏刻骨铭心的痛苦的生存体验,以及受书写工具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9.
杨嗣昌《沅水风光组诗》共 1 1首 ,写于乙丑 (1 62 5年 )冬日舟游沅江之时。该组诗展示了沅水下游及洞庭湖尾闾部分 1 30公里左右两岸的秀丽风光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流连 ,意境清新明朗 ,风格隽永典雅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及民俗风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英两个民族的谚语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