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历史"传闻素材",从它的史料主要承载门类来看,在"正则"文献中所涉及者,有的被明确提示或被暗示出来,有的则在文本中被完全"异化",从形式上再也显不出传闻的属性;在稗野轶闻类史料中,自有其最为集中和醒目的反映;在"口述历史"类资料中,一般也有比较典型的体现。从史学理念的层面说,因为历史传闻当时具有真伪虚实莫辨的模糊性特点,故需要具备强化考辨的理念;因为历史传闻的真伪虚实未必都能考辨清楚,故需要抱有适当存疑的理念;因为历史传闻不乏在具体情节上失实而大致指向上符实的情况,故应当培养体悟神韵的理念;因为传闻入史对著述的文体风格会发生连带的影响,故不应排斥助益灵动的理念。这些,都是科学地认识和妥当地运用传闻素材所很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解读阿来小说中的几个主要意象“白色”、“梦”、“尘埃”等 ,剖析了阿来小说诗意叙事的艺术结构。认为阿来小说中的意象传达出梦幻一般的意味 ,充满了对人性、生存的叩问  相似文献   
3.
传闻规则是英美证据法的基石之一,它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无不折射出英美普通法最本质的特色与发展趋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传闻规则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借鉴西方法律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选择,而不能一味盲目地照搬西方的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4.
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议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的一种舆论形式,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专制制度下它是很好的内部调节机制,但是其局限性在于集议的结果往往不被执行,最终的决策权在专制者手中.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有时不能形成集中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社会体系中,存在着口传、文献与电子这三种信息流。事实上,口传信息是人类最早的、最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从“周公恐惧流言日”的历史传说到美国“9·11事件”后的社会议论,无不表明口传信息在社会信息流中的基础作用。对口传信息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6.
传闻证据本质特征、即对陈述人而言 ,他并非亲自感知案件事实 ;对诉讼当事人而言 ,他们无法对传闻证据进行交叉询问 ,两大法系均限制传闻证据的使用 ,英美法系认为传闻证据会剥夺当事人的询问权 ,因此确立了传闻规则 ;大陆法系认为传闻证据有违直接言词原则 ,我国确立传闻规则具有必要性 ,解决证人不出庭问题 ,并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透过一系列修法与大法官解释确立共同被告亦有证人地位,有接受诘问与伪证罪之适用。台湾地区数十年的立法经验与司法判决历史,可为我国大陆日后修法的借鉴。最后厘清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的关系,当传闻例外与对质诘问权相冲突时,应以保障宪法人权为依归,以对质诘问权的例外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验标准,否则即使符合传闻例外,也应无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据法应借鉴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从下述五个方面完善现有的书证证据能力规则:以鉴真规则和传闻证据规则替代抽象的辨别真伪规则,从而分别保证书证的"形式真实"和内容真实;从概念、整体思路、可操作性三个角度完善我国的原始文书规则;赋予对方异议权以增强我国摘录完整性规则的可操作性;应引进摘要采纳规则,以适应数量巨大书证出示调查的需要;采取广义的书证界定,取消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这两种法定证据种类,正视转化书证、综合性书证的存在并对其实行多重审查。  相似文献   
9.
Those who prepare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s do not always appreciate that those assessments might be used as evidence in civil litig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litigation attorneys, judges, and juries be regarded as audiences to whom the information in the risk assessment must be communicated. The way that a risk assessment is prepared can affect significantly whether litigation is brought at all, the resolution of evidentiary motions involving the risk assessment, as well as the ultimate outcome of the li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certain procedural and evidentiary aspects of the civil litigation process in the hope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at process might lead to the preparation of risk assessments that are more adequately understood by juries, judges, and litigant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