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衍的电影创作紧跟时代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但概念化的痕迹较为明显 ;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塑造出了许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但又因拘于写实 ,囿于再现 ,限制了他的电影主题的深度 ;夏衍具有理顺时代风云的理性力量 ,但其创作因过于理智往往唤不起人内在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谈英语中的仿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有限性可通过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实现其别具风格的无限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仿拟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仿拟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获得某种表现效果,有意识地将人们熟悉的习语、名词、谚语、名句等进行改头换面而构成一种具有新意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4.
《楚辞小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是从楚国早期原始宗教习俗母体中孕育出来的.<离骚>的创作极有可能是屈原在经历过一系列长时间的巫术降神活动之后,再经过艺术构思写成的.<九章>、<卜居>、<渔父>、<远游>等作品大都出于屈原门生弟子或崇拜者之手.宋玉的<九辩>实现了楚辞主题的转换.其<高唐>、<神女>诸赋则奠定了汉赋散文化的基础.而汉初的郊庙歌辞亦源于汉乐府及其对楚辞的承传.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某些情节和文字可从前人的小说、诗文中找到来历,有些还在前八十回中出现过,这应该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能作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作者的"理由"。相反,后四十回中出现前人写过的情节却胜过前人、超越前人;有些情节看似同前八十回重复,却是前半部作品的发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说明整部《红楼梦》只能出于同一作者。  相似文献   
6.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注重对学生潜在智力水平的开发,而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应用了这一原理.本文介绍了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如何教学生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模仿及讨论活动,创造和引发自身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认知发展,并将在他人帮助下完成的认知操作转化为自己的独立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明见 《殷都学刊》2003,(2):71-75,112
中国诗歌发展到中晚唐 ,开始出现了普遍的模拟之风。刘克庄首先以全方位的创新诗学观反对这种模拟 ,他既全方位阐述了创新的内涵 ,又全方位提出了创新的方法。相对于整个中国古代诗学历史而言 ,刘克庄的创新观最全面、最系统、最具应用价值 ,因而是最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创新诗学观。  相似文献   
8.
康永义 《阴山学刊》2004,17(5):33-36
用中西方绘画的美学思想和心理基础来分析中西方绘画的特征,由此可知,中、西方画家对待客观对象及视觉形象的整体特点表现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含氮氧基配体的双核络合物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一生物模拟合成和核间磁偶合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络合物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江淹《杂体诗》非其本色,甚至主张将拟古诗与其他创作成就分而论之。考察江淹的全部作品,我们发现,江淹早期的其他作品为《杂体诗》作了题材上的准备,成就了其“诗体总杂”的创作特色;而其他模拟作品“学古制今”,则培养了江淹“善于模拟”的创作个性,为《杂体诗》的创作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具美兼善”的理论导向和实际创作,使《杂体诗》成为了体现江淹“本色”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