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敌;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传统的政治文化,不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等宏观因素,还有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存在等群体问题;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营造政治参与氛围,改善政治参与制度,加强国情教育等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西方西绪福斯精神孕育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新悲剧意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形象是“意识到一切都是荒谬人”,是“局外人”,并由此表现出少有的孤独和冷漠,潜含着真正的悲剧性。生之忧与死之惧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断触及的表现主题,荒诞的厌倦和恐惧构成现代主义文学悲剧意识的两大内容。“异化”是西方人最严峻的悲剧性境遇,对人类崇高品格的否定必然导致对悲剧崇高性的否定,因此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反向悲剧。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ragedy. One ancient: what is it that draws us to the dramatic presentation of events of terrible suffering and loss? And one modern: namely, that while tragedies are still performed and appreciated, little new tragedy is being written. It will be argued in relation to the second problem that the vitality of tragedy as a dramatic form requires a less rigid approach to what might be considered tragic. And in relation to the first problem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is more expansive conception of tragedy will all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y-off’ of tragedy in a way that draws both on the tradition that focuses on tragedy as cathartic therapeutic, and on the tradition that sees it as a thought laboratory that allows ethical dilemmas to be posed and explor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argument constitutes a two-fold dialectical synthesis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approaches to traged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technical and popular use of the word ‘tragedy’ on the other) and the effect of this is to facilit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as establishing a ‘critical distance’ that sets the scen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thinking.  相似文献   
4.
沿着《伤逝》中不同的视点细读作品,可以看到涓生与子君存在着深深的隔膜。他们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这种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国民性弱点造成的。《伤逝》的主旨可以解读为揭示国民性的冷漠与隔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风险资本支持型公司的项目融资为动因,基于公司上市与并购价值的无差异性,建立创业者扣风险资本退出策略的均衡模型。在模型构建中首次引入证券市场环境、上市成本、并购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对公司IPO退出的均衡价格和上市概率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环境、收购方议价能力、上市成本和并购成本等因素对退出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产阶层的“冷漠”已成为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其存在是我们民族(社会)凝聚力的一种缺损,是国民精神支柱的一种剥离。“冷漠”现象的形成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社会心理变化、人的精神追求等许多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消除中产阶层的“冷漠”应从如何理顺社会关系的失调入手。具体措施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道德法律化促进道德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见危不救涵义和表现形式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古代社会和国外关于见危不救入刑的考证,新阐述了见危不救的涵义和表现形式.在我国把见危不救纳入刑法的调整范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需的.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方面而言,道德需要不断的法律化,而且道德的法律化是因时而变的;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适度入刑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同时,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也要求适度的法律化;另外,从"见危不救"的社会危害性方面来看,它也需要刑法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道德冷漠感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冷漠感"一词在现今的社会中正为人们所知,它是社会道德的一种消极现象,是人们道德感的麻木和冷漠,也是人们的道德行为畸形发展的一种状态。道德冷漠感产生的原因在于文化、社会制度及个体等诸多层面。面对这样一种消极现象,应从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9.
唐代都市诗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遂联 《唐都学刊》2006,22(2):13-17
中国古代都市最迟从汉代起就已经十分繁荣,都市也一直没有脱离文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文学研究中传统都市诗歌被忽视。以唐代都市诗歌为切入点,探究其演变特点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人心理乃至传统文化积淀可以发现,初唐京城诗受汉代京都赋的影响表现出政治性夸饰和政治性讽谏,盛唐之后都市诗歌呈现出看似矛盾的两面:或为对都市的疏离冷淡或为对都市繁荣不再的缅怀与感伤。矛盾的两面指向共同的内核:传统文化中没有为人们建立起除了政治性意义之外的都市生活意义体系。  相似文献   
10.
Three tables for selection of single sampling plans with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s of entry parameters are givens.

1) the indifference quality level and the average outgoing quality limit.

2) the indifference quality level with relative slope of the OC curve at that quality leve land.

3) the quality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lection point with relative slope of the OC curve at that quality level.

A table enab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one set of parameters to match the OC curve of other similar sets is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