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12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统一和现代化并不是同质的 ,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然而在德国近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统一与现代化有着极为密切的特殊联系。德国的现代化需要民族的统一 ,而现代化的进一步开展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一方面成为现代化的动因 ,另一方面又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保护。德国的统一与德国的现代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同时也结出了影响 2 0世纪上半叶德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存在着“补充论”、“修正论”、“取代论”的不同观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体现,二者是内在的高度统一的理论。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而言,“两个决不会”具有相对性,是“两个必然”的内在要求,“两个必然”理论中包含着“两个决不会”思想,是“两个决不会”运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3.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需求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行动准则,他们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看成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国政府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祖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制订的一部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法,也是一部中国自主解决台湾问题的法。它的出台有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合乎历史,顺乎民心。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历程和长株潭发展区域物流的条件 ,分析了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对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和区域物流产业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法治化为视角,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法律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诸多因素,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已将慕课引入人文教育中,但以慕课的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探讨高校慕课与人文素质课的契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界,对皎然诗歌的研究是薄弱而不系统的。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美学的 高度来探讨皎然僧诗歌创造里"独"的运用及其诗学观,并对其释道圆融的诗学美学观作初 步阐释。  相似文献   
9.
经济集中,是指经济权威组织管理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力以及为实现上述经济权力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民主,是指经济活动主体行使权利的自由以及为实现这些权利所设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法的精髓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对立统一;在政治领域的动因和表现为国家机器职能的转变;在法学领域的动因和表现是"社会本位"法理念的兴起和传统法学理论的突破;在法律领域的表现是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到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邓小平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方法论绽开了绚丽的思维之花。这一方法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土壤,顺应了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哲学智慧的凝结,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