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主体际性"已成为当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为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关系理论提供了一把钥匙.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这样的概念,但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所蕴涵的关系理论实际上已对这些概念所意指的内容做过深入而系统的探索.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近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关系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近代哲学家们是从单纯静观或旁观的理论态度出发去建立自己的关系理论的,马克思则是从实践活动,尤其是从生产劳动出发去理解并阐释一切关系问题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当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主体际性"的观点也存在着原则性的差别:当代哲学家们完全撇开"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而只谈论"主体际性",从而使"主体际性"抽象化,而马克思则总是把"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综合起来加以探讨,并深刻地揭示出这些关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学界关于"普世价值"和"价值论转向"的眷顾,使价值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价值来源的讨论又是焦点中的热点。从价值论起步那天起,该问题的讨论就从未停止,时至今日,它仍未达成共识,这其中自然有本身复杂的因素,但也有传统影响的原因。价值的属人性和主体性特征,很容易让人产生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误会。因此价值来源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和不容放松的的问题。在本体论境遇的视野下,从原生和创生两条路径阐释价值的来源及其表现,能准确展明价值来源的静态之面和动态之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