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倩 《殷都学刊》2008,29(4):63-66
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开启了宋代专选唐绝句的热潮,许多唐人绝句藉此保存下来。此集版本刊刻较为复杂,洪迈两次刊刻此书,定为一百卷本。宋人吴格对此宋本部分修正,宋人汪纲又据此重刻,因另析出六言诗为一卷,改为一百零一卷。此书宋本已佚,有明刻本两种存世,明嘉靖陈敬学据汪本重刻,明万历赵宦光因洪迈原编舛误较多,再作校订补充,重新编定,改为四十卷。  相似文献   
2.
<陈旉农书>和<齐民要术>一样,以"三才"理论为其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但它揭出了"盗天地之时利"的旗帜,在对天时以及天时与地利关系的把握、对"土宜论"和"土脉论"的认识,对农业生产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这些思想和理论是江南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经验的结晶,标志着中国传统农学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素问》"適其脉"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其脉”中“”字的训释 ,诸家所说纷纷。运用归纳汇证与因声求义之法 ,认为“”是诊视、察视的意思 ,“”当读作“目是”。  相似文献   
4.
张君劢从对“人生观”这一文化转移“枢纽”的阐释为出发点,来抉发文化之源头、内涵及中西文化之异同。面对西学的强大冲击,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的历史难题解答中,张君劢力倡在“继往”的基础上以求开“民族文化”之新。他对文化及文化发展出路的揭示,在当前我国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萧公权以学人论政的方式为当时的学术界和政治界贡献了自己在宪政方面的知识与理解.他对宪政精神的领悟、宪法内容的探讨、政治当局的批评展现了其敏锐的专业视角和细致的学理分析,于学术和政治均有所补益.萧公权与张君劢同为宪政专家,但二人致思理路不同,张君劢注重现实政治的妥协而在贯彻宪政精神上有所偏误,萧公权致力于学理探讨而往往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