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6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453篇
社会学   33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都市区作为重庆经济的核心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对人口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而人口就业将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十分重要。为此通过模型运算,对2000-2020年的都市区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的供求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其运行效率是当前中国金融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高低依赖于改革的主导力量及其模式的具体选择。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历了多次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反反复复的体制性变迁,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运行效率较低。结合在江西若干县(区)的调查,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劳动产品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技术都是理性的表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种技术展现的过程,即生产者的个性标记通过技术展现的过程,因此,技术本身也具有理性。理性的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经理控制权问题。首先从现代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对作为现代企业经理行为约束因素的经理控制权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国有企业经理控制权的特征及其对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非效率影响 ,然后对如何规范国有企业经理控制权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而对这个范畴进行理论批判起始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必然产生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反过来又定会造成新的异化 ,因而 ,要反对异化劳动必须同时反对私有财产。而反对私有财产 ,不是反对所有的私有财产 ,反对的只应是人格化的奴役人、奴役劳动的资本。所以 ,最终的出路只能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证券投资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规格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投融资的需求日益旺盛,大中型企业转机建制、民营企业谋求发展将更加依赖资本市场,证券业因此成为我国新兴行业,证券人才需求不仅空间巨大,而且呈现明显的层次性,既需要高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更需要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证券投资管理专业应据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5家三资企业和230多名员工的调查,对深圳特区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既肯定了改革的成绩和经验,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外商对特区劳工问题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以使改革深化、完善、配套,更好地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In 2001, Swedish authorities imposed a new obligation upon all firms with ten or more employees to undertake annual wage surveys, ‘workplace equality audits’ in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ascertain, remedy and prevent unwarranted wage differentials and other unfair employment term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 important implication of the new system, called ‘workplace equality renewal’ (självsanering), is that, at the level of the firm all Swedish employers must explain what they mean by work of ‘equal value’ as opposed to ‘different valu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pros and cons of the new system, and considers how the surveys can be used in research into the present state of gendered work division. A main finding i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new legislation in the long run might change the Swedish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econditions for many compani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Yet, neither the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volved nor the parties’ confederate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able to clarify what the issue is really about to the single, small business employer or to the local trade union branches. Many employers find any interference, whatever it may be, threatening and trade unions have not realized the potentialities of the system from an employee perspective, potentialities connected to the fact that companies are now more or less forced to make transparent their wage policies at large.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是公司治理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委托代理框架遵循母子公司“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逻辑,忽视了子公司的自主性及其“自下而上”的制衡能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子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尽管单向治理范式已经受到学者的质疑,但子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对母公司产生制衡亟需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前景理论的核心观点,运用2012—2017年中国上市子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子公司管理者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作用的实现路径、弱化因素及其作用边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子公司拥有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一方面,能力较强的管理者可以为大股东带来更多的控制权共享收益,限制了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与监督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而起到对大股东“自下而上”的制衡作用。作为具有双重效应的情境变量,CEO声誉及CEO与母公司关联度在中国情境下的负面效应更为凸显,二者均会弱化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制衡作用,即在子公司CEO声誉水平较高、子公司CEO与母公司关联度较强的情境下,子公...  相似文献   
10.
Talent develop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ysian service firms has become a prioritiz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as these societies move toward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alent management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context of firms in Thailand and Malaysia, and argues that such structures often counterbalance investments made in talent developmen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ne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do not produce a difference per se. It is the mindset and attitude of various managers t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The learning for practitioners is that they need to adapt existing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o their ne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paper is based mainly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from Thai and Malaysian service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