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333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itizen Review Panels (CRPs) are groups of citizen volunteers authorized by U.S. federal law to examine state child welfare agencies. These groups inspec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child protec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are tasked with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systemic improvement. Despite the federal mandate for each state to develop a CRP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se groups to positively impact child welfare practices, there is a dearth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CRPs. Consequently,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of these groups vary widely.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CM) to outline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 and subsequently evaluating the CRP in one southeastern state. CM is a mixed-method research approach that use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es to explore an area of study. Through these analyses, the method creates visual depictions of concep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Data yielded a seven cluster concept map that CRP members (N = 36) utilized for planning processes, and subsequently for developing an internal evaluation tool.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offer a unifying framework by which CRPs, and similar groups in other areas can utilize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purposes. After a review of pertinent literature on CRPs,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CM processe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describes results, discusses lessons learned, and outlines apposite areas for future CRP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隐喻理论,选择德语中14个表征空间性状的形容词,探究其时间映射特质。研究发现:长/短、大/小、远/近、高、深可表征时间,其余则无法表征时间。具体特质如下:存在“一维>二维>三维”映射维度等级;存在“长短>远近>高深/大小”映射宽幅等级;正向形容词比负向更易表征时间。这种映射特质主要与时空相似性、认知思维及隐喻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3.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计算机英语词汇日益增多。有些新词汇是通过联想,经历语义变化及隐喻修饰后产生的。更多的计算机英语词汇是通过赋新、缩略、合成等方法构成的。对它们构词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出规律,可便于计算机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论领域的功绩和影响异常地引人注目。他的理论发展在西方大致有隐喻和转化两种情况 ,两者都体现出理论的创生能力。与此相比 ,中国文论界则没有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培养基上结出自己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在实一致光滑Banach空间中引入了一类新的逼近三个极值强伪压缩映象唯一公共不动点的带误差迭代序列,以及通过Petryshyn不等式讨论了该带误差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6.
名词化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名词化作为一种隐喻的手段在语篇中的作用 ;并分析了名词化同人们认识世界过程的关系。由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有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 ,名词化现象将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同时 ,学生具备运用名词化的能力反映了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在这些奇妙的比喻中,数字词语比喻更是独领风骚.本文从智慧、德行两个方面来对数字词语比喻的喻义、用途、及其折射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讨论.试图用生动鲜明的例词来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数字为链的词语比喻使得词语的喻义更俱特色,也更通俗易懂,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大量的数字词语比喻来源于人们所熟悉,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传说,所以易为人们所记忆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委婉表达现象的认知语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婉表达现象的认知语用特征,如果从语用规约、隐喻思维和认知语境几个方面来看,其实质就是人们利用纯语言符号和认知机制合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委婉表达现象与语用规约、隐喻、认知语境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原创比喻构成翻译的难点甚至盲点。结合纽马克的翻译思想,通过挖掘比喻修辞的深层特点,即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考察《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我们看到,译者既要充分调动自身素养,又要关照相关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既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又要防止思维空白的产生,以确保比喻的认知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