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清真寺功能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具体体现与象征,伊斯兰精神正是以清真寺为媒介渗入到穆斯林心中的。在现代社会,清真寺在穆斯林生活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巩固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协调内外部关系、提供族群认同的场景、政治引导等。更为重要的是,在打击毒品犯罪这样一个社会难题上清真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女寺是长治市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本文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女寺的现状及其在长治回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大同清真寺碑刻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反映了清代甚至民国时期大同地区回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些保留下的碑刻是研究清代大同地区回民信仰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研究这些碑刻可以解读出深厚的大同历史文化信息,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海地区的清真寺建筑与阿拉伯地区相比,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二者在建筑风格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那么支撑和维护这个文化载体的重要基础--寺院经济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宗教信仰发展的产物,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的清真寺寺院经济的收入、支出、管理等方面展开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力图对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清真寺的经济功能对都市穆斯林及穆斯林社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城市为其孕育、发展提供了土壤。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扩布,在中东及其伊斯兰地区,形成新的“伊斯兰城市”。这些城市改变了阿拉伯部族的结构和传统生活方式。城市的特有环境,铸就了伊斯兰文化的基本要素。伊斯兰教义、教法的形成,古兰学、圣训学的研究,阿拉伯语的传播,乃至教法学派的发展,都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在伊斯兰城市中,清真寺、浴池以及市场巴扎的建立,城市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的布局,居民的房屋构造风格,都是伊斯兰教文化影响所致。伊斯兰城市的发展,构成了世界城市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派别意识和地理区隔是形成寺坊隶属结构的两大主因。在全球化、社会改革、教育普及、人口流动和媒体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下,西北农村伊斯兰教寺坊结构开始变化,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教派观念淡化,村落行政权力下降,寺坊成为村民重要的交往和互动空间。乡村宗教获得了自由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世俗化、教育式微、寺坊人口下降、活动和号召力减弱、阿訇供养隐忧等困境。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读书与念经的关系、寺坊人口的保持和稳定、新的宗教思潮的应对、宗教资源的分配、宗教社区的吸引力及其功能和角色等问题,将是未来农村伊斯兰教面临的较为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树立宗教教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将宗教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对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我省依法治理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slamization of suburban space in southeast England. Its microgeographies of racialization challenge binary either/or logic, favoured by ‘mosque conflict’ approaches and instead demonstrate how residents’ negotiations are channelled through everyday both/and logic rooted in multiplicity and indeterminacy. A key element in negotiations is the ‘sometimes quality’ of the ‘Islamic Centre’ that allows it to be both a ‘mosque’ and ‘not-a-mosque’. Moreover, each of the differently positioned residents shows uneven discursive capacities for identity, belonging and community in relation to the Islamization of suburban space, and each is afforded differential empowerment and capabilities under social discourse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tolerance’. In examining these microgeographies of racialization, this paper also extends representational accounts of lived experiences surrounding the Islamization of space by attending to affect, emotion and materiality. To do so, the notion of ‘discursive assemblage’ i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科学技术在中世纪不仅逐渐走向成熟,而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伴随着宋朝的建立,伊斯兰清真寺以及阿拉伯天文学、数学及医学开始大量传入我国,并对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